把书当成快销品来卖

2011-12-29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11年14期


  三年前,华楠和吴又成立了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刚一出道,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把书当成快销品来卖”的创业口号。就是这样一句话,让读客公司在众多的出版社中脱颖而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卖出了3亿多元的好成绩。
  作为图书出版公司,华楠和吴又的任务就是发现、包装和营销他们认为具有市场潜力的图书,并打造成畅销书。想要大规模地卖数量庞大的图书,华楠和吴又很快想到了一个策略——“符号化表现”。所谓“符号化表现”,就是找到一个鲜明的形象或者语言来让人对你要表达的东西印象深刻。华楠和吴又决定重点从包装方面入手。
  他们很快发现了一本蕴涵浓重藏族文化色彩的图书——《最后的神庙》,并一致认为这本书肯定能火起来。可是,《最后的神庙》这个书名表达不出图书本身含有丰富内容的信息,起不了吸引作用。西藏,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神秘诱人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所以他们认为一定要把这本书的卖点——“西藏”在书名上体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他们决定把书名改为《藏地密码》。接下来,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图书的外包装上。怎样才能在一排排的书架中让读者一眼就选中这本书呢?为了让《藏地密码》更富有民族特色和在货架上有陈列优势,他们在书脊上设计了彩条。当同一系列七八本图书一起被摆放在书架上时,连续的彩条俨然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2008年,《藏地密码》一炮走红,成为销量最好的图书,销量高达300多万册!相对于中国图书单本平均销量6000册来讲,这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独特的书名和封面设计已经成为读客的制胜法宝。比如,《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的封面被他们设计成一个航空信封,并定义为一本台湾青年作者写给大陆10亿人的一封家书;再比如,原本题名为《绝地反击》的图书被他们改名为《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的发财日记》后,仅三个月就卖出了50多万册,引起了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以这样的形式出版的图书刚被摆放在货架上,就能吸引无数顾客的眼球。
  “把书当成快销品来卖”的经营理念,让他们抓住了市场先机,获得了商业的成功。 (北京张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