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1-12-29 00:00:00邬庆周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能否学好这门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抛砖引玉,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机械结构模型与机械制图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把学习看做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例如,我在讲完平面作图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利用所学的作图知识绘制交通工具上的一个零件或部件,条件是必须用直尺圆规作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兴趣极高,回家后纷纷动手绘图。结果第二天学生的作业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画出了汽车方向盘、自行车踏板、齿轮、轴承等。我从中选出了几幅在班里展出,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都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制图学好。通过这次绘图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修正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一是加强培养手工绘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是工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安排学生手工画图,提高学生的绘图效率和正确率。同时安排学生徒手绘图练习,训练学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用草图交流思想的能力。二是加强培养读图能力。在装配图教学中注重读图能力培养,可多发给学生一些小的装配图,重点告诉学生看什么、如何看。让学生自己通过多读图和互相讨论,明白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各种尺寸、技术要求等,学会读图。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入门后,读图能力自然会提高。三是培养现代绘图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增加计算机绘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原理,熟悉一些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安排学生多上机,通过大量练习,灵活运用各种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等,并正确快速地标注尺寸,完成整张图纸。四是加强测绘能力培养。加强实物测绘练习是提高学生绘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学习零件图时安排各种模型和简单零件进行实际测绘,练习如何在图纸上正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合理完整地标注尺寸等。通过对实物零件的测绘,大大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发展,注重学习能力培养。五是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增加自学环节,教学中有关基本知识和一般概念的内容,如线型、字体、图幅等国标中的基本规定部分,给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看书,通过自学来掌握。之后再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及学习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学时,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六是加强收集信息能力的训练。对于稍有些困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查阅资料,教师最后再做点拨,给出正确答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课内课外结合,不断强化能力
  良好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扩展和深入。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一是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和科技展览会去参观。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视野、丰富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动向。实践证明,这种在实践中学、在观察中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学得快、记得牢、效果好。二是组织制图兴趣小组,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中用、用中学,促进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提高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边学、边用,使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表明,以上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制图能力普遍得到提高,毕业设计的图纸质量有了明显进步。
  (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