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

2011-12-29 00:00:00曹丽娜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它形象、直观,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风格,起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重视地图教学,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读图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成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图来表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地理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思维过程的焦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教材图认真观察、分析,通过识图、导图和析图、扩图、练图和变图等教学环节,在充分挖掘地理图的储存信息,充分揭示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在地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尽量将课文系统的内容装在地图系统这幅“骨架子”上,建立较为完善的以图导学教学体系,努力达到以图释文,以因推果,以果溯因的教学目的:
  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好处
  利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地理教学,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得以提高。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图文转化,提高图中获取信息能力。地图上的各种符号系统均为不同的信息源,通过学生的活跃思维联想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联系,从一般地理观念深化为地理规律。
  (2)以静转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动态的思维过程,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从广度和深度加深对地图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利于学生用较为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
  (3)加强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把单一的地图内容转化为有联系的地理综合体。因为任何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都是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以图练习,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通过读图练习,实现所学知识巩固,也可通过变图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客观存在的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1)识图。通过学生认真读图,说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
  (2)导图、析图。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下,让学生利用地图储存的信息或条件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总结出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在地表的空间分布原因及相互联系的规律性。
  (3)扩图。教师根据所学知识扩展、拓宽教学内容,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性。
  (4)练图、变图。此环节主要属于复习巩固。练图主要是让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简单再现;变图则是利用图的变形、变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情况再现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随图应变能力。
  总之,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让学生掌握课本主要知识的基础上,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课堂效率。
  (迁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