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改势在必行,我们在课改的路上摸索前行:一是精心制作导学稿。二是把集智备课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备课的一致性和综合性。三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对学、群学;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展示其学习成果;师生合作交流阶段;由学生总结收获;达标检测。四是合理分组,完善评价。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稿;集智备课
中考政史的开卷考试出现了大量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情境设置更加丰富多彩,设问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内容不拘一格,从文字、图片、数据,到报刊、互联网的消息等。命题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考查,出题注重紧扣考点,重视基础;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突出过程方法,注重能力,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关注考生的生活和自身成长,选材重视地方特色,重人文考查。而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问题。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改变旧状,适应时代已迫在眉睫。作为政治老师,我们选择了以学生“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的摸索之路。
一、精心制作导学稿
中考政治试题取材灵活、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无论试题怎样变化,根本仍在基础知识。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再新的题型、再活的问题都是依“标”据本而设的,都可以在书本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原理。所以,这就要求在导学稿的设计中要下足工夫。
首先,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自主预习中带着老师精心设计“自主检测”的问题去研读教材,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检测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还要考虑设计问题的层次性,既要有针对中等偏下的学生的预设问题,也有针对中等及以上学生的能力提高预设的问题。
其次,应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老师在精心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和脉络,因为在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中更加突出知识的相通性、综合性,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加以考查。因此我们在导学稿和讲学稿的设计制作上必须要体现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好以本书或文字稿的形式出现。这样下来,学生对一课时,甚至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书的内容整体脉络、内在联系把握清晰。例如,对于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导学稿的设计中,既要有对每一框题内容的细梳设计,也一定要有对单元内容的总结梳理:
通过这样的知识梳理,让学生明确了这一单元内容的重点和基本脉络,能从总体上把握整单元内容,无论是学习还是复习起来都将事半功倍。
二、三级备课要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备课的一致性和综合性
目前课改实行集智备课,先由主备老师完成一级备课,然后由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研究课标和考纲、考点,对备课最后定稿,最后每一位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再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反映及课堂教学效果加以总结,反思之后再对备课进行修改。三级备课的电子稿存入电脑以供老师使用。主备老师的一级备课和执教老师的三级备课中可以有个性化的理念。在备课组的二级备课中,要求全组人员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力争做出真正能体现高效的导学稿和讲学稿。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中,需要精心设计。
(1)教师导入,要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去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读文本,用笔在教材中标注、圈画;后一阶段结合课本,完成相应的自觉检测。
(2)对学、群学、同层次学生进行对学,不会的讨论交流。对于本组展示的问题,由学习委员负责分配到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出来,由其他小组共同讨论交流。
(3)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展示其学习成果。预习自测题不能设计的太难,可以由小组长根据检测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展示,一般来说,需要简单识记的问题由每一小组的后面的学生回答展示,需要理解并延伸的问题由中等生回答展示。
(4)师生合作交流阶段。老师就教材中知识进行简单点拨、梳理、总结。通过导引把学生疏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5)由学生总结收获。学生总结这一节课学到什么,还可以提出他们的疑惑,由老师解疑或由其他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6)达标检测。一节好的课,需要“动静结合”“活实相伴”,这就要落实在达标检测上,进行当堂练习,做到堂堂清。测评节奏要快,反馈要及时准确,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让知识进一步内化为能力。在练习的选择上,集智备课时,备课组成员要紧密配合,收集每节课的考点的中考题,集中起来供选择备用。习题选择要精心筛选,紧密结合本节考点,注意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而且能代表中考最新题型,难易还要适中。其中在知识的延伸上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应对中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链接时政热点。中考政治试题往往从学生熟悉关注的热点、时政生活中提取材料设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应对中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分组,完善评价
无论是体现在导学稿还是在教学稿中的6个环节,在流程化之后,如何保证其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兴趣并热情参与,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且辅之以完善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饱满的激情,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作为政治学科在高效课堂建设中,一路碰碰撞撞,走了很多弯路,虽不能说大获全胜,但也小有收获。备课组人少但兵精,有合作意识,资源共享意识,定能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一条学科特色之路。
(1.五河县安子口中学;2.五河县浍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