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2011-12-29 00:00:00陶士勇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摘要: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从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课堂;有效性;反思
  
  一、反思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预设
  教学目标是指挥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定得太高,希望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诸多方面都能有很大收获,所以定目标时,各个学习领域面面俱到,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受兴趣、身体素质、生理状况等因素影响,对某些技能、素质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一节课下来,目标达成就很低,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在其他平行班级的教学中要作出合理调整,要有侧重点。
  二、反思教材选择的难度
  体育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给体育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更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难度的大小对教学效果有着根本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难度大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年龄、性别、爱好、体育基础、天气等。平行班级的学生对同一教材的完成情况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同样教材的难度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如果不通过实践,是很难确定教材难度的。当教师完成平行班其中之一的班级教学任务时,及时对所授教学内容难度进行反思,可以有助于下面教学的完成,提高教学实用性。
   三、反思教学过程
  队形运用是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有很强的技巧性。有效简洁的队伍调动能提高课堂练习密度,重复无效的队伍调动则浪费很多练习时间,而且会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在备课时,对队伍的调动是理论上的设计,学生能否配合好,速度控制的适宜程度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师授课下来,对队伍调动要反思,合理简便的保留,不合理甚至发生碰撞或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改进。如在投掷教学过程中,队列的安排和调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类项目教学存在着队伍调动路线长、时间长等因素。如学生的投掷能力、投掷习惯(左右手)等对队伍的调动有很大影响,而且班与班之间差异也很大,在一个班级实践下来,如还有不合理的还要继续反思修改,直到形成最完美的调动为止。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个学校在同一个时间往往不止一个班在上体育课,体育课教师在备课时,有可能对其他教师所需场地器材不是很清楚,每节课下来,体育教师要反思自己本节课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如和其他班级有无冲突、对其他班级有无影响、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是否高、器材的数量是否够等。体育课的器材搬进搬出易损耗且麻烦,要让器材在一节体育课中利用率得到最大化,甚至可以一材多用。体育课中教师想不到的,学生可能想到,学生的许多奇思妙想往往会对教师有启发作用,教师发现后在课后要加以修改引用到其他班级的教学中去,让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成为体育课的一个亮点。
  反思是种意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教学反思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