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对听、说的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高中课堂上,语言被定位为以话题为内容的载体,是支撑交际行为的工具,是为培养交际能力服务的。因此,高中阶段,对听、说的教学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听和说的技巧训练,而必须把发展听、说基本技能融入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中去。因此,要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话题,挖掘出话题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来展开讨论交流。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话题背景,如思想品德、校园学习、科技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及英语国家概况等真实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充分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用这种方式亲身体验了语言,有助于他们的阅读技能的培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Warming up
根据课文话题不同,设计与话题有关的小话题、给出话题背景材料、说图或以各种提问等来引入,并在引入中恰当地呈现听力材料中即将遇到的关键词语,有时补充必要的背景材料中的生词。新课导入可由教师进行,也可指导学生导入。
二、Listening
在Listening训练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听力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填空补全信息、判断是非、口头转述、边听边画图等。要求学生围绕关键词语做笔记;无须写完整的句子,但仍要注意材料的组合方式,如按时间先后、空间方位、结构顺序、操作程序、计划安排等。
三、Speaking
在Speaking训练中,依据每个单元的不同话题采用不同的口语训练形式,如讨论、采访、聊天、评论、辩论、自述、讲故事、角色扮演、简短发言等。由于课本中很少提供示范性的对话,更多的是专题性会话的语言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细读交际用语,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语言素材、情景与任务要求,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对话、讨论、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讲英语、用英语。可以尝试下列形式进行操练:
(1)提问与回答。教师就信息内容以各种方式提问,还可组织学生提问。问答的组织形式即可逐个、逐对,也可逐排、逐行。
(2)同桌操练对话。与第一次操练相比,在细节与结构上均应作些恰当的替换与转换,即编一个相似的对话。
(3)检查和演绎对话。教师在采用抽查或逐对检查的基础上还要随机“组对”来进行操练,以训练在与“陌生人”对话时思维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的即席发挥能力。
发展听、说能力不能脱离“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一高中英语教学目的的大背景。从语言发展的规律看,学到一定程度后,也只有提高了读写水平,才能进一步发展听、说技能。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全方位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