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淡漠,不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的在课上应付老师,有的干脆玩起了手机游戏,最好的也只是满足于掌握书本知识。笔者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的活动和内容,培养和激发了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培养;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中职生现状分析:
(1)受到社会及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学生认为来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认为专业课中学到的知识才有利于今后的就业。他们不了解任何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是相通的,比如汽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进入4S店进行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如果不懂英文,根本读不懂汽车解码器的内容及对汽车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判断。
(2)意志力、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打架斗殴、辱骂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许多中职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3)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普高热”的影响,许多中职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优秀生,进入中职,就是“末等公民”,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前途渺茫,意志消沉。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及当前中职生的实际,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由、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师生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中职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及时帮助他们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如果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教师要博学多长,擅长幽默。多才多艺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钦佩和信赖,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对英语学习也感兴趣。
二、明确课堂公约,严格奖惩督促,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从开学初,本人就明确了课堂公约:
(1)上课尽量不讲废话,但用英语说例外,有创意或事关学习的想法鼓励学生及时发表;鼓励学生用网络英语发表个人意见。
(2)上课不许睡觉,如果第一次被发现,用英语自我介绍,再被发现就发表英语演说、说段英语笑话等为奖惩,如果不能当场完成,给予一次课后准备的机会。
(3)通过加分的形式鼓励学生配合老师的教学,我们学校为此进行了学分制,学生课堂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为争取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打基础,通过课堂公约的执行,辅以适当的奖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培养英语小环境,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
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失败者,有的学生连26个字母都没有背全,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英语基础差就放弃用英语授课,相反要多讲英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在实践中把他们当做初学者,首先鼓励学生开口,培养学生的开口信心和学习兴趣。我还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授Welcome Unit时,关于Numbers,Time,Date,Color的内容做了很多游戏。教授数字时,让第一个同学开始报数,如果游戏中有学生说错了数字,那这个班的人数就不对,学生在责任和有趣中学会了数数。在教授How do you go to school?时,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真实感受运用英语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四、创造成功机会,营造成功氛围,激发学习的信心和潜能
一位教育家就曾经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在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就积极创造条件。最有效的办法是词语接龙,egg-girl-let-tea-apple-eye…让他们把初学的单词都记忆起来。在教授《英语》第一册Unit1听力部分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根据提示用一段话来表述所听到的内容,对达到要求的都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达到逐步培养信心和成功意识的目的。
五、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的活动和内容
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Unit2的听力“Seattle”部分时,就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介绍了西雅图的迷人夜景、“Union Lake”(湖上人家)以及源于湖上人家的世界顶级的Starbuck’s Cafe(星巴克咖啡)等,还安排学生看了由Tom Hanks主演的大片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有效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本知识,了解了一些外国文化,还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语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他在课堂上的手势、微笑和鼓励学生的目光都富有感召力,熟练掌握现代化的电教工具,创造出生动活泼、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全方位的才能会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会不自觉地将你树立为他心目中的偶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自然对你所授的课程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培养和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陈琳.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邱渊等.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淮北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