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使家访成功,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准确把握家访时机,仔细研究家访对象,慎重选择家访形式,精心做好访前准备,注意家访细节。
关键词:家访;时机;对象;形式;准备;细节
自古以来,教育学生都认为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想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关心和爱护学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一条途径是在学校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另一条途径就是经常家访,掌握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只有结合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共同教育好学生,促使他们成长成才。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农村学生的家访工作时,由于处理方法不当,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还引起学生或家长的矛盾和反感。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家访经历,谈谈几点家访体会。
一、要把握家访时机,及时掌握家庭反馈信息
俗话说:趁热打铁,家访也是如此。把握住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应把我们的鼓励、希望,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及时传递给他们。当学生生病在家,及时给予探望;当学习或纪律进步时,及时给他们送去鼓舞;当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认可;当学生遭遇困难时,及时给他们送去温暖;当发现学生学习、行为反常时,应及时了解原因;当在学校跟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时,更要帮助学生解除疙瘩;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需及时引导……一般说来,有些事情我们冷处理效果较好,但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及时解决,不能置之不理,或“秋后算账”,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善于把握家访教育契机。
二、要研究家访对象,做到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是各有千秋。在农村,有的家长憨厚,性格随和,知情达理;有的性格直爽,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有的家长可能文化底蕴不足,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稍不注意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跟学生了解他们家长的脾气、个性,准确揣摩和研究他们的心理;另一方面,要能驾驭好自己说话的主题和语气的轻重缓急。此外,先说优点,再说家长和学生听起来都可以接受的不足,再适时比较委婉地把学生的缺点、问题指出来,是很多家访成功的不二法宝。
三、要选择家访形式,真正全面了解学生学情
上门家访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情况,还能增进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关爱,以及对学生与家长的尊重,这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家庭有力的支持。但由于农村客观原因的限制,或家长长期在外地打工,或路途的遥远或交通不方便或教师的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到访,因此采用电话、短信、书信等联系方式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实在需要详细、系统的了解学生情况的也可以约见家长到学校、商场、集市等地沟通,只要跟他们说明原因,相信绝大多数家长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要作好访前准备,充分估计家长提问内容
教师进行家访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在动身前,应作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要对家访学生近段时间在校的表现(纪律、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学习(作业,各科学习、优劣势科目、平时成绩等)、优缺点等了如指掌,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不良习性,下一阶段需要朝哪些方面努力,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另一方面,除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外,还要充分估计家长可能会对自己提出哪些问题,应通过模拟家访的形式,研究该如何回答。这些都应该要在出访前充分估计,精心准备,如果没有作好充分准备,随随便便、敷衍塞责的话,是不可能取得家访成功的。
五、要注意家访细节,提高家访的工作实效
细节决定成败,家访时也是需要注重细节的,细节把握得好坏直接决定着一次家访的效果。笔者认为下面几个细节,是我们每次家访时必须要注意的。
(1)尊重意识。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安排家访,必须要遵循家长的意见,一般要通过学生事先预约,这样家长就会认为我们很真诚,只要我们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他们就会更加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此外,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要用浅显的语言,不要以教育家自居——打官腔,要耐心、细致地跟他们说话,毕竟现在的农村,农民兄弟们的文化程度是有限的。
(2)鼓励为主。跟家长汇报学生的表现应本着关爱、关心学生的原则,要以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特别是平时在学校不怎么出众的学生,在学校难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更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也享受表扬的兴奋和激动,以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让他和家长都看到希望。有时候,老师的一两句话,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当然,对学生的缺点也要适时指出来,但语气要尽量委婉,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学生对家访的反感,从而导致家访的失败。
(3)通俗谦和。在和家长说话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辞要有分寸,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态度要诚恳,语言要通俗。特别是讲到学生缺点时,语气不能生硬,严肃。尽可能地不要讲高深的道理,要把它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确保家长能理解,不误解。
(4)寄托希望。刚开始,就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出发,把学生的优点以及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特别是其他学生不具有的优点或长处,更应多讲,这样有利于打开家访局面。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家访不是来告状的,是来关心和爱护自己才来的。消除他们的心理戒备,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明白,自己(或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只要认识到不足,并改正之就是好孩子、好学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乎的不是一个学生的现在所处的位置,在乎的是这个学生是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
(5)虚心听取。家访时,家长们一般会提出一些意见或者要求,无论恰当与否,都应该虚心听取。正确的,及时表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下一步的一些做法;不正确的或过分的,要予以解释,但态度要真诚,不要让家长和学生认为我们在推卸责任。
家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应努力提高家访能力,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耒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