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接受你的批评

2011-12-29 00:00:00龚玉丽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众所周知,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目前中职类学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其中有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学习都较差的后进生,学生难教是很多老师共同的感受,学生入学以后,种种不良行为会暴露出来,我们很努力地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我个人认为这其中对“批评”这一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运用得是否恰当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是本人对怎样批评学生的一点体会。
  一、从表扬开始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和老师站在对立面,所以面对你的批评,他已经习以为常了,你讲得再多,他会充耳不闻,口服心不服,你的话在他身上不起任何作用。相反他会认为你是在和他过不去,逆反心理会让他更加难以接受你的批评,其实他对自身的不足心理是很清楚的,只是不愿意承认。对这样的学生,我一般会有目的的先和他聊两句家常,问几句班级的情况,对班级里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问他有些什么好的对策,他往往会在你面前表现一番。这时你就借机大大表扬他一下,他肯定是很高兴的,心情好了,自然就能听得进去了,这时你就顺着他的话往下切入正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解决他自己的问题,问题自然就好办多了。
  二、打好“攻心”战
  学生的内心很脆弱,自尊心又很强,不肯轻易认错,死爱面子,事实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帮助。因此在批评学生时,如果只是生硬训诫的话,胆小的无所适从,胆大的叫得比你还响。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对学生发火,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就问题开个玩笑调节一下气氛,然后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攻心术把他那些错误的想法瓦解掉,最好能想办法让他把你当成朋友,都成朋友了,你的话他还好意思不听吗?所以在批评学生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在挨骂,他们会从心底感激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要多一点细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爱心。
  三、发挥学生的力量
  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不按老师的要求做才有英雄气概,同时也是逆反心理在作怪。针对这种情况,对一些学生错误的言行,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不针对哪一个人,就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对错,说说利弊,有这些问题的学生自己是很清楚的,老师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他,给足了面子,他会心存感激的,而学生的舆论、谴责会不时地钻到他的耳朵里,给他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时老师还要创造一些机会让他去积极改正,这样做比你对他讲一大堆的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四、掌握事实,对事不对人
  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要么强词夺理,要么装无辜,反正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谈。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肯定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在恰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把事实摆在学生的面前,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我们的努力才会有收获。另外批评学生时,还要注意不要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在老师眼里自己一无是处,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批评时要一事归一事,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
  五、以鼓励结束
  很多学生接受了你的批评,但往往又会形成“我不行”“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变得敏感、孤独,失去了进取心,失去了正当的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少考虑个人的前途,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任何事情与己无关,消极对待,自暴自弃,甘愿落后。而这时我们简单的一句话“老师相信你会做好的”“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努力吧,老师为你加油”“老师永远支持你”就会给他们很大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的依靠,从而会努力去证明自己。所以鼓励是对学生的信赖,它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注入信心和力量,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我们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让他们接受你的批评,就要求我们多用心去观察、关注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让艺术化的批评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恒心、真心去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