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身立教与为人师表

2011-12-29 00:00:00任志伟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以身立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和塑造学生
  (1)榜样力量之奠基作用。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2)榜样力量之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二、以崇高的职业情感关心和热爱学生
  为师者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美德。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外,还要给学生以真诚的爱。营造“爱”的教育、营造“爱”的环境。可以说,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别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千百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是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特别是面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我们更应付之以爱。常言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嘛!
  三、以全新的知识理念启发和传授学生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全面发展完善自己,加强自身学识的修养,致力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理念。小而言之,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作较为深入的钻研;大而言之,应当具有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知识面广博,对相关学科亦有所了解;如果想得更长远些,应当随着时代和科学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之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趋势。只有让自己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丰富学生的头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求知环境。
  老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今天的教育成果,明天就会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振兴中国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冀州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