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计算教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如果学好四则运算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能为今后学习、解决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运算打下基础。
在执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特点和已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教学中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直观地去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他们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大部分学生都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笔者发现还有少数学生在计算四则运算时会经常出错,现将他们常见的错误列举如下。
一是有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算顺序的错误。例如,有学生在计算“100-100÷5”时,是这样运算的:先算100-100=0,再用0÷5=0!在计算“60+40×5”时,则直接写成——“=100×5=500”……这部分学生意识中的运算顺序就是“先加减,后乘除”,或只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甚至于把加、减、乘、除的运算都当做是同级运算。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出现这样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认真地对算式中优先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分析与判断,而是仅凭算式中某些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没加思考地计算的。如在计算“100-100÷5”时,有的同学认为“100-100”得“0”,再用“0”除以5得0能算得更快!而在计算“60+40×5”时,他们觉得“60+40”的和刚好是100,100乘5算起来也很方便……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笔者认为,这与学生认为“四则运算无非就是快速地算”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价值。
二是有少数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时经常会造成计算错误,甚至写错运算符号。笔者认为,学生或许是厌学,或许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缺乏兴趣,计算时情绪低落,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厌倦心理,从而造成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的分配不合理,知识的迁移不及时等。
三是部分学生因为口算、笔算能力不过关,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口算、笔算基本功的训练,或者学生自身对数学缺乏兴趣有关,使得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
结合小学四则运算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反思。因此,教师在教学四则运算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应该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或措施,供同行借鉴。
(1)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识题、识运算顺序、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相关知识,认真做好复习巩固的工作,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中的例题),通过精彩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多彩的游戏等,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的愉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千万不要将精力集中在枯燥的说理上。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可组织学生玩“24点扑克牌”游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抢答比赛。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的抢答赛活动,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提高他们的口算和心算能力,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道理。
(2)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能大胆发表意见。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整理,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握相关知识、内在联系,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而不能让学生对相关运算规律进行死记硬背,应通过理解而记忆、通过训练而熟练,进而实现学法的迁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陶冶学生的数学情操,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时的表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既要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3)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使用,教师要让学生对算式的意义加以了解,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商店买东西的购物票;餐馆吃饭之后的餐票等,让学生寻找、发现进而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易混易错的题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促进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形成并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5)不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让小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特点,适当利用计算器进行训练是必要的,但是,应用的场合和使用的范围是有所限制的。教学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在练习时经常使用计算器计算,虽然答案正确,但是对“算法”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切地。由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基本运算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适当地限制学生用计算器来计算,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笔算、口算和心算能力。
小学四则运算在新课程改革中,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法上。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降低、准确率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要求通过教师灵活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力求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在对四则运算的充分感知、感受和感悟中,逐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广丰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