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时代内涵

2011-12-29 00:00:00唐霞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爱的教育源于责任,责任又源于爱心。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师德的灵魂。对教师道德的深度理解,是现代教育成功的关键元素。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爱与责任在现代教育构建教师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涵。
  一、爱与责任的本质诉求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指向。对学生而言,以人为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它凸显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说明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对教师而言,教师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学习和锻造,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尤其是教师个人品质的完善和提高。
  二、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还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是从更高境界对师德的要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人际间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发挥作用的,更需要以爱的胸襟来容纳并倾注着无限的希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教育是一种关于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动力源,是无条件地关注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教师就会发自内心并贯穿于言行地尊重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尊重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关系对象,才能使得师生在“教”与“学”中交织互动,真正融为一体并得以升华,以至获取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三、爱与责任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1. 爱与责任是实现中职生全面健康成才的重要保证
  毋庸讳言,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关键的时期,对学生未来人生之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德行境界与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和谐与自由的成长密切相关。在中职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中职生素质全面而和谐发展。
  2. 爱与责任体现了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倡导人的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使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来构建最适合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取向,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容忍学生存在着某些强项和弱项,而不能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上过分求同。爱与尊重是诱发学生和谐发展的前提,它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驱力,使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产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主观要求,形成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并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冀州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