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中的四大心理效应

2011-12-29 00:00:00赵国艮
决策 2011年12期


  面试中的演讲题和创新题,开头与结尾是最关键的地方,开头要吸引眼球,结尾要刚劲有力、令人回味,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已经落下帷幕,未来一段时间,面试准备将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公务员面试中,考官对考生的评分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可控因素,就是考官依据答案要点和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答题内容来判断其基本素质和能力。这个因素相对来说,可控性强。另一个是不可控因素,考官对考生的评价,往往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一些非理性认识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考官的评分。这个因素即认知心理规律,是考官难以控制的。考生在考前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些认知心理规律,以提高应试水平。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首次接触某事物时所形成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总体评价,而且持续时间长。考生最先给考官输入的信息,也就是考官最先得到的考生信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考官对考生的评价。
  考生给考官的最初信息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场。考生在迈步踏入考场的一瞬间就开始了信息输入。公考面试除了考察考生的答题内容外,还要对考生的气质、心态进行考察。所以考生入场时的精神状态要好,要有气场。在穿着方面要大方,端庄,素雅;在走姿方面要保持中速度,四方步,腰板直,抬头挺胸;在表情方面,必须精神饱满,充满自信,适当微笑;这些是考生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对考官形成了第一印象。考生平时要对着镜子加强表情、走姿等方面的训练,充分利用自己的体态给考官输入良好的信息。
  第二阶段是打招呼。考生走入考场站定后,要向各位考官问候、敬礼。这是考生第一次开口说话,必须先声夺人,声音洪亮,有底气,有信心,充满感染力,充分利用声音给考官输入良好的信息。
  第三阶段是答题。每题的开头是考官注意力集中的地方,是对考生判断的关键。尤其是第一题的开头,更加关键。考生在每题的思考阶段,要合理设计自己的答题思路,尽量把每题的亮点放在开头,一个精彩的开头,能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征服考官。
  特别注意的是,开头必须突破模板的限制,避免套话、废话。例如一种开头:“公务员不但要把服务与奉献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另一种开头:“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作为公务员,不能仅仅把服务与奉献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更要放在心里,记在脑里,落实在行动上。”第二种开头引用名言来论证,增加了力度。
  尾因效应
  尾因效应,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对某事物最后的信息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考官最后获得的考生信息,对之前的评价起到削弱作用,从而影响考官对考生的评价。
  考生给考官输入的最后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答题。考生答题的开头形成了首因效应,而结尾形成近因效应,所以开头和结尾都是答题的关键,答题结尾要有亮点,避免模板化,尽量不说套话、废话。良好的结尾设计形式多样,比如,引用领导人语录来总结,利用铿锵有力的排比句式,联系实际表明今后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尤其是演讲题和创新题,开头和结尾是最关键的地方,开头要吸引眼球,结尾要刚劲有力、令人回味,要善于利用经典名言和领导人语录,要善于利用排比、比喻等方式,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一种结尾:“良好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另一种结尾:“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像机器的润滑剂一样,能够使单位这台机器高效运转。”显然,第二种开头比较生动、形象。
  另一个方面是离场。考生答题完毕后,在离场时,有几个细节要注意。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首先要整理桌上所用过的笔和纸,将其放回原处,摆放整齐。这些细节之处彰显考生的做事态度严谨、善始善终的品质。但特别注意的是,考生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切勿矫揉造作,考前要多做练习,要做到大方自然。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当某个事物有了一个明显的特性后,这个特性就像戴上一个光环一样,其他特性很难看到了。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某一个特性后,会根据这个特性来推断其他的品质。
  考官在对考生进行考察的时候,一旦发现了某个方面的突出特性,会影响他的评价。如果这个特性是优点,将会提高考官的评分。比如,有些考生的音质很好,感染力强,在入场问候考官时就形成了较好的首因效应,这个优点会使考官对该考生产生好感,因而评价会较高。反之,如果这个特性是缺点,那么将会降低考官的评价。比如有些考生答题不习惯跟考官进行眼神交流,口头禅比较多,在答题中习惯说“那么”、“然后”等口头禅,体现了考生随意性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会影响考官打分。
  考生在备考阶段,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等方式,对自己有个客观、全面的评价,找出优势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优点,要强化训练,将该亮点放大,在考场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良好的光环效应。比如,一些考生的表达能力较强,答题较为流利,这是个很大的优势,形成光环效应后,即使是答题内容相对较弱,但总体的评价会较高。对于自己的不足,要努力克服,通过训练来改正,尽量避免在考试时产生负面的光环效应。比如,有些考生答题内容很好,逻辑思维也很强,但精神面貌不饱满,情绪低沉,缺乏感染力,会让考官感觉做事情缺乏主动性,情商较低。
  具体效应
  具体效应,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那些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人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对于考生来说,面试其实质就是说服考官,如果说服成功,胜出的几率就很大。
  在考场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同考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答题思路和基本理论一样,但说服力往往差距很大。除了气场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答题是否通过具体化方法来增加感染力、信服度。考生答题是否充满感染力、论证充分是影响考官评价的关键。
  考生运用具体效应的方法有很多。一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考生在展开论证的时候,要善于运用具体事例,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来说明问题。例如,有一道题:你认为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公务员?当好公务员必须具有服务意识,很多考生都答了这一点,但效果不一样。笔者选择两种答法。第一种:我认为,要当好一名公务员,必须具有服务意识,只有具有服务意识才能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第二种:公务员本职工作就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我们的前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远有王进喜、孔繁森、焦裕禄等,近有任长霞、沈浩、郭明义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得到群众拥护。对比可知,引用具体人物、事例来展开论证,更加有感染力、说服力。
  二是通过细节来增加感染力。比如某个同学在论证奉献精神时说道:“作为公务员,我们要有奉献精神,一名叫李灵的女教师,她愿意留在家乡教留守儿童,甘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孩子,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笔者建议他做了修改:“作为公务员,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我记得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个叫李灵的女教师,记者问她的一个学生:‘你给老师画了张画,为什么还要戴个帽子呢?’学生回答:‘我想让我们的老师更漂亮、更时尚!’原来,这个80后的年轻女孩,原本在自己最美丽的季节,做了孩子们的泥土,为了教孩子,自己劳累得更像一个母亲了。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第二种论证,增加细节描述,更具感染力,更能说服考官。
  (作者为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