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危局考验政府智慧

2011-12-29 00:00:00贺海峰
决策 2011年12期


   中小企业窘境,刚刚开始缓解。未来一段时期,亟须在打破行业垄断、消除融资歧视、转换政府职能三个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入秋以来,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强势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中小企业再次陷入到难以为继的窘迫之中。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甚至集中出现多起民企老板“跑路”、跳楼,企业职工上街抗议事件,引发各方普遍关注。
   对此,各级政府果断出手相救。中央层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连奔赴绍兴、温州、广东等地调研,紧随其后,多项颇富含金量的举措频密出台。譬如,9条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被各界视为“及时雨”。地方层面,则是紧急维稳。比如温州敦促“跑路”老板尽快返回,同时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目前看来,“抢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小企业总体运行平稳。然而,形势稍好,尤须谨慎。这场危机,深深内嵌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之中,远非朝夕之功可以消弭。
   首先,在市场准入领域问题上,民营企业仍然阻力重重。如果把垄断行业的市场竞争比作一场比赛,那么,在运动场上扮演裁判的依然是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垄断集团。2008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4万亿”的鼓舞下,各级政府纷纷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一大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仓促上马,而原本就聚集了庞大资本的国企,也凭借政策与资金优势,如鱼得水、畅通无阻。不可否认,国企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但毫无疑问也对民企造成了挤压乃至伤害。
   而在融资问题方面,中小企业同样遭遇歧视。长期以来,某些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将中小企业贷款列为高风险贷款,不仅发放条件越来越严,而且实行风险管理“终身制”、“连坐制”。中小企业最易成为宏观调控的牺牲品,谁敢轻易碰这个“高压线”?当前,银根一紧再紧,贷款难上加难,不少中小企业背负高利贷的沉重压力,步履维艰、嗷嗷待哺。尽管政府应对及时,但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政府职能转换尚未到位,政商关系仍然决定着民企的兴衰荣辱。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政治应该是天。”无数事例表明,由于制度的缺失,权力寻租现象渗透在诸多环节。民企最大的挑战是,游走于政商博弈之间,巧妙腾挪与弄巧成拙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某些民企想方设法跟国企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甚至包括依附关系。这一无可奈何之举,是典型的权力经济而非市场经济,隐藏着极大的隐患。
   凡此种种,皆深层腠理之疾,不治将益深。
   其实,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又发布了“非公经济新36条”。其核心指归,在于反垄断,在于确立个体所有制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消除所有制障碍,消除所有制歧视。借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住耗子就是好猫”。
   最大的考验莫过于落实。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感叹:“我8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8次、10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由此,就可管窥既得利益格局调整之艰难、各方力量博弈之激烈。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市场经济,就是自由价格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应在“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间打转转,而应厘清国企与民企的边界。没有边界,一方肆意侵占另一方的发展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失衡、危机频发。所以,政府必须明确哪些是民企可以涉足的,哪些是国企不应涉足的。那种没钱时鼓励民企进入,有钱了又把人家轰走,“风箱来回拉”的做法,为害尤烈、遗患无穷,早就该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