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or,是音译词,《辞海》解释为:“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内庄外谐”是幽默语言的主要特点。“庄”指的是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谐”是指有趣的、引人发笑的教学手段。张五升博士认为:“教学幽默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首先要领会幽默实质,积累幽默素材,然后要选择幽默时机,把握幽默分寸,才能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受到启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教育幽默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与大家作些交流。
一、幽默,有效转移注意
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预料之外的疑问而“卡壳”。这时,教师如能冷静思考,快速反应,用源于理智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恰当的处理,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乐学善问的积极性,使其在乐融融的教学活动中,增长才干,领受教益。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中,当我在分析32-8的计算过程时讲道:当个位上的2不够减8时,就要向十位上的3借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减去8。一学生突然站起来,一本正经地问:“老师,如果十位上的3不肯借1个十给个位,该怎么办呢?”这无疑是一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但避之不答可不行,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全在此问题上,但要讲清楚却又不容易。这时,我沉思片刻,先请小朋友坐下,然后故作惊讶状,说:“你真会动脑筋,对呀,如果十位不肯借1个十给个位,那就不好办了,但咱们知道,个位和十位是好兄弟,团结互助,关系很好,当个位遇到困难时,十位一定会帮助它的,大家说,对吗?” “对!”这样巧妙地回避,圆满地转移,解决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这个转移,不仅使之成为教学流水线上的“润滑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巩固了退位减法法则,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幽默,激发课堂情趣
斯宾塞主张“教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