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重要的品行教育

2011-12-29 00:00:00程志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4期


   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想:这一代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期盼孩子长大了有出息,切盼子女成才、做栋梁,这是众多家长的心愿。但只紧盯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孩子的品行教育,结果是孩子有文没品,这样的孩子你们喜欢吗?答案是否定的。
  品行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道德转化为人内在品质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几种主要的品行教育。
  一、感恩教育
  古人主张人应该“爱人”,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提倡团结互助协调中和。在人际关系上,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的大爱。现在,每个孩子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每天都在享受父母、亲人的爱,他们在爱的海洋中长大。但是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例如:在教《春节里不休息的人》时,让孩子了解春节里有哪些人是不休息的,然后让孩子说几句问候的话,或写几句问候语。并告诉孩子, 这就是关心他人与爱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孩子的爱。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教会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含辛茹苦地养育他,正如《游子吟》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怎么能报答得完呢?每当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就要教育孩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洗洗碗;或者说一些父母爱听的话,或者教孩子做一个爱心卡,从而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勤俭教育
  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要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就BTTApr8cyoGbr+CL3qjF+A==吃,不好吃的就不吃,甚至扔掉。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勤俭节约。“勤”就是勤劳,不懒惰。古人认为“一生之计在于勤”,勤是立身之本,是德育启蒙的关键,也是最难持之以恒的品行要求。所以,从小培养勤劳的品德。在班级搞卫生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动手、出力、流汗,虽然又苦又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整洁明亮的教室和美丽的校园,听到老师的称赞,亲身体会到劳动最光荣,从而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俭”就是节约,不奢。古人把“俭”看做是德育的基础。古人十分重视以俭训子,认为少儿养成节约的品德,是其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要让孩子知道节约的因果。只有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才会爱惜粮食。只有知道贫穷的山区人们至今还有人吃不饱,才会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例如:在学习《“六一”大行动》这一课时,可利用变废为宝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让孩子知道废物都可以循环利用。可以用各种废旧瓶、罐、卡片、画报等等做出各种美丽的物品,用来装饰、美化环境,从而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德。
  三、诚信教育
  “信”就是诚实、无欺。孔子主张“言而有信”。老子强调“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古人高度重视“守信”教育,认为“守信”是与人为善的要道,是人生贯之的美德,是德育启蒙的起点和中心。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踏实肯干的人。所以,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时,利用文中内容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因为雄日诚实而得到了国王的肯定,做了国王的继承人。让孩子明白“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的道理。从而启发孩子:不要做为达目标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胡作非为的小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
  四、挫折教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平时勉励人也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道理如此,真要让经历挫折、失败的人重新鼓起勇气却是不易。
  近两三年的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某学生高考成绩考差了或落榜了,某研究生生活压力太大,某年轻人失恋了,某工人失业了等等,因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灵脆弱,导致精神上出问题,甚至发生自残、自杀事件。这些个人悲剧,家庭惨剧,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可以说是在“糖缸”里泡大的,遇到点挫折就绝望,要死要活。
  其实,挫折和失败,对弱者来说是绊脚石、深渊、高峰,对于强者来说却是一块块的垫脚石。不少历史人物的成功事迹告诉我们:经历巨大屈辱、挫折和失败后获得成功的人大有人在。如史学家司马迁忍受常人不能忍的刑罚和屈辱,完成了闻名中外的历史巨著《史记》而名垂青史。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不灰心,一定要做到自强自立。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之所以没成功,并不是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他们自己陷入绝境,只知道悲观失望。其实,人生无绝境,只有绝望之人。“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你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总能在面临挫折时,重新树立自信,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现在应该提到一个应有的高度来对待,我们平时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读《梅兰芳学艺》中梅兰芳如何克服因“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拜师挫折,经过勤学苦练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让孩子通过了解熟悉的人的成功事迹,以及让他们参加长跑、军训或夏令营一些较高强度等活动,让他们明白困难、挫折、失败是很平常的,是人生旅途中,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要面对的,它们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一个平常心,积极面对,及时调整心态,从而树立信心,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成功。
  对孩子来说,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品行的教育更重要。有好的品行,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