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指

2011-12-29 00:00:00李愉均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4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视频资源的拍摄、应用以及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下教改的重要选择。通过数码拍摄、多媒体制作等方法制作的视频资源,因其声音、影像、色彩的多维作用,对提升小学科学教学中活动指导的有效性,以及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探究活动,既要快速明确又要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对教师的指导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很多时候,科学教师的指导活动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指导活动拖沓又缺乏有效性。视频指导在部分科学教学内容中体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因此快速明确实验要求,抓住实验要点突破思维节点。
  一、 实验方法指导,放大实验细节
  科学实验严谨细致,需要教师在实验开展前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实验器材的小巧玲珑增加了指导的难度,特别是后排学生因为距离教师比较远以及指导活动的枯燥乏味,因而学生对于实验方法难以较好了解,从而影响分组实验的准确完成。例如: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中溶解实验的指导活动,因为实验的漏斗、滤纸、玻璃棒等都比较微小,实验要求又很细致:诸如水的液面要低 于滤纸、滤纸要低于漏斗,漏斗颈要紧靠烧杯壁等等,导致实验指导效果不好。笔者把过滤实验的完整、准确操作过程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先期对视频进行了处理,关键部位进行了停顿和文字附注,学生因此对于过滤实验的“一贴二低三靠”获得了准确的理解,分组探究实验准确有效。
  二、思维方法指导,提升思维效度
  科学是思维的结果,没有经过科学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活动就像缺乏灵魂的躯壳,而学生的思维方法指导,又是引领学生思维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思维方法的指导,通过视频展示引领学生思维方法的思考,不仅是从画面上提供了视觉刺激,更能够从动态改变中提供激发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突触,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效度。例如:笔者执教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开展相对运动的思维方法,课前制作了在行驶的汽车上拍摄的窗外景色、坐在转动椅上拍摄的周围景色等视频资源,并设计一些问题如:你观察到了什么?周围景象是向什么方向运动?你猜测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态的视频资源以及关键性问题的引领,很快明白相对运动的真实内涵,从而较好地用迁移性思维理解宇宙空间中的相对运动,顺利解释太阳自西向东转的原因,形成了大空间的宇宙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效度。
  三、观察难点指导,引领概念建构
  科学探究过程中很多的观察点因为观察对象的原因导致学生观察活动的难度增加,影响了学生科学概念的顺利建构,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除了改进科学探究材料这一方法之外,视频拍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不仅能快速展现观察难点,而且还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市邵峰星老师在全国赛课中,执教三年级下册《水和水蒸气》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一个圆底烧瓶用酒精灯加热,瓶口用塞子堵住并用一根弯导管连接外置,当加热时,瓶中的水快速蒸发,从导管口往外排出。邵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水蒸气,用一块黑板作为衬板,前排学生能够较好地发现导管口有一块是透明无色部分,之后是白色水汽。但是后面学生难以观察到这一细微的观察难点,邵老师同时出示了拍摄的视频静态照片。学生在视频的辅助下,不仅观察到了这一观察上的难点,同时也发现一个科学奥秘,为什么导管口这一段是看不见的,之后又能够看到呢?学生在这一问题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思维辩论,为水蒸气的概念建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模拟,实现概念建构
  科学概念的建构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自主获得概念的建构,但有一些科学实验无法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的科学概念,因为这些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能有效开展真实的科学探究实验,或者部分科学实验结果还是需要借助于间接事物来进行观察,而不能真实地观察到实验对象的整体面貌,这无疑对学生的科学概念建构起到了一定的阻碍。科学实验结果的视频模拟,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科学概念。例如:笔者执教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学生利用倒扣水中的杯子发现杯子里面没有水,所以杯子里面的小球停留在了杯子的底部,当拔开杯子上的白色盖子,杯子里的空气跑出去而水进去,从而学生建构起了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这一借助水的有形变化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空气在杯子里到底是怎样的呢,有的学生就难以建构起无形空气占据空间的模型。教师此时出示了空气宝宝占据杯子空间的视频实验模拟结果,学生通过圆圆的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空间,很快就理解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建模过程,而这一建构过程也是依据空气微粒的粒子原理来进行的,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符合科学粒子原理。
  探究指导方式多种多样,但视频指导借助于动态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突破科学实验探究的重点难点,在科学教学中凸显出应用价值。但是视频指导也并非处处适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亲历实验探究过程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主渠道,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从而导致影响和减少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