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应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出的精辟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书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在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营造书香氛围,倡导孩子自主读书的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精神家园,我们精心营造班级书香绿洲,让书香无声地感染熏陶他们。班级设立了图书角、阅读角、展示台等学习园地。一走进教室,就能闻到一缕书香,在这样的氛围中能激起孩子读书的欲望。
读书,应该是教师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读,自觉地读,把读书看做一种乐趣,形成一种习惯。我们可以在学校内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每天早读课让学生轮流播报课外看到的新闻或一些趣味小知识;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举行班级“读书会”活动;每月举行一次“成语大比拼”或“诗词游乐园”等主题阅读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阅读大王”知识竞赛,评出班级的“阅读标兵”,并对每个学生阅读能力进行适当的检测和星级评定。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教给学生常见的阅读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主要有:①浏览。浏览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大致了解全书的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②精读。对文章重点或与自己学习紧密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要边读边想,在文章关键处,感受最深处圈画重点词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③跳读。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必要或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④摘记。对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分门别类摘抄在本子上,必要时,熟读成诵。⑤旁注。如果是自己买的书,可把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就字、词、句、段、篇作批注,也可就全书的心得在书末作注。教师在指导时,只作一般的方法介绍,尽量少一点“方法论”,多一点“渗透术”。至于学生采用哪种方法,可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和习惯或喜好灵活选用。只要学生能从大处着眼,整体领会,心无旁骛地去读,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去领会就行了。教师不必作统一规定,更不能硬性要求非用某种方法读不可,因为每种方法都各有妙处。
三、拓宽书源,让学生多读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应注意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让学生多读书。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孩子们看到满目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可以组织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班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加上课外阅读是孩子在课外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家长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只有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指导督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使孩子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时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建议为孩子建立“小小图书架”,订几份少儿读物,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读书环境。我们还倡导“亲子阅读”,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鼓励网络阅读。互联网的产生和被广泛应用,给我们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让学生通过网络开阔眼界,认真阅读,广览博采,为我所用。
此外,要确保课外阅读时间。充足的时间是课外阅读成功的保证,教师要经常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让学生欣赏名家、名篇、名段,包括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挤时间,保证每天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课外读物的丰富内涵,领会汉语言变化的博大精深,达到课外阅读总量要求。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 “手抄小报比赛” “古诗擂台赛” “诗歌朗诵赛” “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校园童话节”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爱好。
总之,课外阅读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在书海中奋臂遨游,鸟儿在蓝天上展翅振飞,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