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编织童

2011-12-29 00:00:00朱红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9期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小学艺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童话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把童话作品作为学唱和欣赏,还在于“情感的丰富” “智能的挖掘” “创新的培养”等多元的艺术教育价值,并对开启儿童智慧,陶冶儿童情操,增长儿童知识,尤其是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具有很大的教育功效。
  人生之路,起于孩提。
  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世界观尚未成形,可塑性很大。当前,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够不受童话的影响。而在对孩子的各种教育中,童话无疑是最“润物细无声”的。童话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科学的热爱,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在童话世界里,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爱的教育、真善美的教育。
  一、用童话的趣催开学生的智慧花苞
  音乐的奥秘不仅在于音符和节奏,也在于参与。
  孩子是最喜欢听故事的,只要有人说“我来讲个故事”,十有八九他会安静下来,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如果这个故事是配着好听的音乐,由他和亲爱的伙伴们一起来表演,那他更会高兴得不得了,这种快乐和成功的感觉,就好像发现了“芝麻开门”的一道咒语,而那道石洞门开启了一样!他们夸张而生动地表现着自己想象中的“角色”,总觉得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成为作曲家笔下的童话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和艺术大师在沟通。这种艺术体验无法用语言表达,却能让孩子内心充满希望与幸福感。
  当孩子游历于童话的王国,与小鹿、小乌龟、小老鼠或小公主、小王子等可爱的形象进行心灵互动时,他们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全身心的,并由此共同创造着意义。例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孩子们利用已经积累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中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联系起来。听到低沉缓慢的音乐,就会很快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乌龟”在慢慢地爬行;听到欢快轻松的旋律,也会自然地学着小兔子“一蹦一跳”。然后教师单独播放音乐引导孩子听,让学生听出乌龟的音乐形象很笨重,是用大管演奏表现的,小兔的音乐形象在轻快时是用黑管加木琴来表现的。接着,让孩子在音乐声中用自己画好的树、草、花、乌龟、兔子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创设情景,创造性地表演“龟兔赛跑”。音乐活动中,孩子们身心放松,为这个有趣而有寓意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
  童话世界是儿童心灵畅游的境地。在这个世界中,儿童的感性认识开始向系统化和逻辑性方向发展。四五岁的幼儿便能分析赛跑成败的原因:“小白兔失败了,因为它骄傲了,睡大觉了;小乌龟胜利了,因为小乌龟很努力,不松劲儿……”随着童话情节的起、承、转、合,儿童粗浅的再想象,甚至创造能力也随之生成。例如,有幼儿欣赏完故事后想象:“小白兔失败了,它后悔得哭了起来,下回它一定不会睡大觉了;可是小乌龟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再战胜小白兔呢?我想,小乌龟应该给自己插上翅膀……”由此可见,形象和事件在儿童的头脑中是鲜活的,更是运动和发展着的。
  二、用童话的情激励学生的智慧生长
  童话是儿童的精神食粮,儿童的本性是喜爱童话的。
  如果给“童话”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童话就是为儿童编撰的、表达某种思想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正如陈伯吹在《童话研究》中所说的:“童话者,儿童所喜闻之话也。”在童话的百花园中,千事生蹊,万物有灵。孩子听着童话故事,不仅能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意义的互动,还常常情不自禁地进人情境、进入角色去想象和创造,与自己喜爱的形象同呼吸共命运。
  最关键的是童话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创造力,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儿童富于想象的天性,而童话正是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文学形式。
  例如,在教授《大鹿》这首歌曲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幅动画场景,让孩子们说一说,然后生生合作音乐剧。孩子专心聆听音乐,一起准备道具,创设场景,分配人物,编排动作,组织语言等,根据音乐来创编童话。通过这种游戏性的艺术活动,不但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艺术体验过程中,挖掘智能及艺术潜能,自我发展。并且在合作中,学生智慧的火花碰撞与生发,使他们更加懂得了友谊的珍贵,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三、用童话的美培育学生的智慧
  鲁道夫·史代纳曾经如此形容童话故事的优美:“童话故事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深入,隐藏在这个资源里面的,从那里面流露出来的诚挚和真正的故事,是几个世纪以来,全人类的进化所能表达的、精粹的、迷人的魅力。”
  如何让孩子能深刻理解童话的美,不只是仅仅口读,更重要的是心明。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可以借助童话故事激活课堂,同样也可以借助木偶剧、纸偶剧等多种形式丰富的课堂教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另类智慧元素的再生。例如,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经常把简单的童话音乐编入课间操里,这样对学生理解童话有很大的帮助。“课中操时间到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跳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低年级的孩子课时耐力不足,每到课中,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舒展身姿,跳起了欢快的《小猫钓鱼》。他们开心地舞动着身体,一会比划小猫的动作,一会又成了小鱼在水里游,情景煞是有趣,单调的课中操被他们演绎成了有趣的情景剧。除了《小猫钓鱼》,我还编排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幸福拍拍手》等。这些音乐童话剧因为动作可爱、活泼,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其他的任课老师也纷纷效仿,也恰到好处地提高了课时效率。又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维瓦尔第的《四季》等活泼生动、诙谐有趣、具有故事性的童话音乐小品,都非常适合低幼孩子欣赏和表演。这些作品由交响乐队演奏,容易将儿童带进音响丰富、愉快动感的意境中。另外,一些短小的音乐小段、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质朴而活泼的童谣,也可以用来表演。只是,这时候我们和孩子多了一个“甜蜜”的任务:担当“编剧”,一起来想象、创编童话故事。
  四、用童话的真引领学生的智慧
  瑞典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不会区别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都是活的、有意识的。如童话中的太阳、月亮、动物、植物和自然界中任何物体一样都能讲话。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这是儿童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理智的思维活动,形象化的童话世界与儿童的意识相吻合,因此,它在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健康的品质和人格。例如,在五年级的童话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展演中,同学们通过对故事的揣摩和理解,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演绎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皇帝的虚荣愚蠢、大臣的阿谀奉承、骗子的狡猾阴险……剧中,特别是精心挑选的几段风格另类的音乐,如在骗子知道皇帝为了制作新衣而重金悬赏的音乐《脑白金》的广告曲、电影插曲《故事里的事》;在织布时的新疆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皇帝试衣服时的滑稽有趣的音乐片段《口哨与小狗》;皇帝穿新衣走秀时的非洲音乐等,都让孩子们在欣赏时有视觉和听觉的相互交融,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更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育童话是充满美好愿望、绚丽幻想的教育世界,它不只是一个个幻想出来的故事,还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世界。它能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话语当中,能给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以强烈的启示,能在“知、情、意”的各种心理活动中传递美好,为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最后,引用德国诗人斯勒对“童话”的感悟:“在我的童年中,童话告诉我的意义比现实生活的真理告诉我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