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对“不测风云”

2011-12-29 00:00:00侯洪美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9期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灾变的警钟也一次又一次地敲响。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环保教育迫在眉睫。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抗灾教育,现实意义重大。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天有不测风云》一课就是以灾难文化为教育主题,通过向学生展现大自然令人敬畏的一面,从“自然灾害”这一独特视角,启发、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怀人类生存的家园,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奠定了认知和情感基础。
  但是,如何把握灾情教育的角度,或者说,怎样的灾情教育才算是理性而科学的呢?我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强调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勇敢精神;有的强调“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爱心教育。而我以为,面对自然灾害,“无畏”和“有情”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应该是“智慧”,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去触摸人与自然深层的关系,反思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面向未来的姿态,采取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行动来防灾、减灾、抗灾,与自然和谐共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尝试从智对“不测风云”的角度来构思本课的学习实践活动,并根据活动需要,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课文由三大板块构成:“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天灾之中有人祸” “天灾无情人有情”。我将一、三两个板块合二为一,构成“直面自然灾害”的教学主题;将第二板块独立成章,适度拓展,旨在通过对自然灾害成因的主动探究,让学生知晓某些自然灾害是与人的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和加剧了自然灾害,从而引导学生对人类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智而无畏,直面灾难挑战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句著名的广告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