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2011-12-29 00:00:00孙继红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3期


  一、把握教材方向,制订复习计划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在此前提下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巩同阶段,内容主要是六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深化提高阶段,内容主要是综合知识的运用,由教师列出提纲,对教材内容深化处理。第三阶段为实验技能培训阶段。通过实验培训,熟练掌握所学实验的过程,操作注意事项及原因。
  
  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每节课前布置学生精读教材的有关章节,然后按每一章的知识结构把重要的、基本的知识点找出来,列成提纲,使之一目了然。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我介绍了两种生物知识归纳总结的常用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别与联系的过程。如利用图表(见表1)的比较功能,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使之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忆得更加牢固、清晰。
  通过比较,使学生把容易混淆的知识梳理得一清二楚,从而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了解得更加透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体系记忆法
  要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就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首先找出知识的主干部分,然后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并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使每个知识点系统地串联,有效地避免知识遗漏或张冠李戴。
  掌握了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知识化繁为简,既能完整地记忆基本知识,又能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指出学生归纳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学生自己总结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特色的归纳材料推荐给大家传阅,则更能促进同学间的学习交流,
  同时,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我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有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如初三下册“生物进化大致过程”,在复习植物类群时,我利用“生命树”将植物、动物类群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复习的第二阶段,为了提高学生自习的有效性,每节课前我都先拟好复习提纲,精心选题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对资料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资料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做到重点落实。我从学生的勾画和提问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和重点知识作必要的讲解,关键要讲清规律、思路、方法、技巧和策略,力求高质高效。
  针对教材插图和练习题。重点指导学生图表题的解题方法。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题能力
  
  生物会考题量多、灵活性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这方面,教师应做到联系自然实际,联系生产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使学生不再觉得复习生物学只是死记名词和概念,而是学有所用,温故知新,因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四、重视技能培训,培养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自然学科。实验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验技能。初中生物会考虽然没有实验操作考试,但相关的实验设计在考试中却占有很大的分值,因而在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其能根据一定的情境作出假设,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得出结论。
  
  (责任编辑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