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教学模式,是四川省德阳五中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博’之文化引领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现已创建四川省德阳五中特色教学基本模式,即“情景激趣一探索生趣一总结固趣”的教学模式,
一、模式内涵
该模式的核心是“激趣”,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以“激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学习某内容,教师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相关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情景激趣是指存教学开头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学习该课的兴趣。该环节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所教内容的特点、地位、来历以及相关的发现者、创作者的事例胸有成竹,对引入教学内容的形式有深入的钻研,或对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等。
探索生趣是指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本身的韵味,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本部分的核心是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而又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以探索问题的解答为线索,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身、由知识到生活、由浅入深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总结固趣是指通过归结本课所学,获得具体的收获从而巩固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系统的掌握,明确的印象;让学生通过总结所学,获得成功感:让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收获体会,明确所学内容的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
该模式中有先进的理念,即有趣、简单、高效,在减轻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有科学的方法,即从抓内容特点人手快速解读,并以学生为主体作深入探索:有认知规律与教学规律,即该模式从引起认知对象,到解决认知问题,再到归结认知内容,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
二、模式来历
第一,本模式基于教学实践。它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为全校教师所公认。在“博”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对教师的教进行了总结。在系列研究中,大家认识到要实现学生的博学,激发其兴趣是关键,于是提炼出了“激趣”的特色:又认识到要实现教师的“博喻”,教学环节的简单科学、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自主学习是关键,于是创建了…隋景激趣一探索生趣一总结固趣”的教学模式。
第二,本模式符合学校“博”文化的理念。“博文化”就教师而言体现为“博喻”。就学生而言体现为“博学”。该模式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知识,还要求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创造知识的人、创造知识的方法等,运用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完成“博”之修炼,让教师完成“博”之积累;该模式既强调学法,也强调教法,能让教师掌握“喻”的技术。
第三,本模式融合新课标的理念与方法。它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强调情感体验,“激趣”就是要调动学生学的兴趣:是注重过程的,它本身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真理、探索真理的过程;是注意方法的,各教学环节均有方法的指导,也有运用方法的示范:是注重价值观的,其价值观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特别是总结固趣中与生活相联系的环节,它要求学习前人的价值观,体会教师的价值观,形成学生自己适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
三、模式程序
第一,情景激趣。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重在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通过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方向。此环节重在材料有趣。其主要方式有:通过介绍知识的发现者引起对其崇拜,因其崇拜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介绍知识发现的曲折过程,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引入对所学知识的不同评价,引起学生质疑探讨的兴趣:从该知识对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或该知识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探索生趣。这是最核心的环节,要求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需要探讨而又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质疑问难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采用争鸣、竞争等方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采用深入浅出、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学有所获。一般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一是自学。其目的是发现学生自己不能学懂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学生自读教材,自做练习,将自己能懂的自己学懂,能会的练习要做好,将不懂或不会的部分凸显出来,
二是探讨。目的是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让学生体会探讨的乐趣。这个环节的核心是师生互动,要注意创设情景、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教师的责任在于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概括,提出需要解决而又能发人深思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
三是质疑。其目的是对未懂之处、懂得不透彻之处或有不同见解之处作进一步探讨。这个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或不懂之处,先由学生互相探讨作答,然后教师归结,学生确实通过努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引导作出答案。
四是练习。其目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巩固,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绝大多数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尽量不要让练习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在安排练习上要作选择,最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要求练学生不懂的,练学生能懂的。
第三,总结固趣。本环节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总结所学,将所学与生活联系,反思学习态度、方法、效果,制订补救措施等。
一是总结所学。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程度总结所学,做到明晰化,系统化,包括自主归结和自主反思。
二是学习体验。学习本节内容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三是老师总结。教师既要对所学内容、方法进行总结,也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
四、模式运用
第一,将基本模式转化为学科和课型模式。要求教师认真学习体会本教学模式的精髓,进行操作化研究,融会贯通于各科教学、各种课型之中。
第二,按“激趣”教学模式的要求认真编写教案。只有将教学内容纳入特色教学模式中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之真正落实于教学过程并产生教学效益。
第三,让学生理解特色教学模式,积极配合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教学模式,让他们知道运用特色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懂得每个教学环节该做什么,应做到什么程度。学生理解了,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学生高度配合的教学才会是真正高效的教学,
第四,让家长明了特色教学模式,支持教师的教学。教学应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合力,家长理解了运用特色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方法,会主动支持教师的教学。
第五,向同行广泛宣传,以得到认可和推广。同行的认可不仅能彰显特色,更关键的是能让我们的特色教学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价值。
(责任编辑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