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精心研究,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为课改的首要任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以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的“三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课四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该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思维过程,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第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当点拨诱导,设疑搭桥,进行启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三课四步”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课”即预习课、展示课、综合课;“四步”即目标定向、限时预习、小组展示、当堂检测。
1.目标定向。即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恰当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清晰,要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
2.限时预习。即存限定时间内让学生按学案的要求预先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第一,在学案中要明确学习时问,即每一步或每一个环节要用多长时间;明确学习内容,即学什么:明确学习要求,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后,要达到什么要求,这一要求要与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一致;明确学习方法,即怎么学,这也是学案制作中的重点,教师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告诉学生怎么去学,如阅读课本多少页第几段内容,用红笔将重点词语、要点、公式、关键词等做出标注,独立完成学案中设置的问题等。
第二,在学案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问题。如可紧扣教材,让学生在预习完后填空、记忆、巩固;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先是基础知识问题作铺垫,后设计综合性的问题;设计变式题型。文科一般设计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某一问题,理科一般设计典型例题的变式题目。
第三,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三不”、“三要”、“三忌”。“=三不”,即教师不板书、不提问、不讲解:“三要”,即教师要在教室内巡视管理学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及书写姿势、要适时提醒学生集中精力,包括学习时间、进度等;“三忌”,即忌教师随便进出教室、忌教师心不在焉、忌教师接打手机。
第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全神贯注、独立自主、不能抄袭、不能讨论。课堂上一定要静,只有静下来,才有学习的氛围。
3.小组展示。即通过学生展示,检查、了解、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学生展示,暴露问题、发现问题,教师再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重点,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1)小组展示的基本程序。
一是分配展示任务。教师要把预先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确定好发言人。
二是根据问题的难易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分组交流讨论,实现“兵教兵”。
三是学生展示,教师释疑。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组内、组间、教师释疑等形式解决。对出现的问题,仍然以学生解决为主,学生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降低难度,铺设台阶,引导学生去解决。
四是知识梳理、巩同提高。留下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再消化吸收,从而巩固提高。
(2)小组展示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学生展示的形式要多样化,可板演、可出示、可讲解、可表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不要怕学生出错,只有出现了问题,才能准确诊断,也才能以学定教。因此,教师不能批评、指责出错的学生,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不论正确与否都要鼓励、支持、肯定,切忌学生一出错就批评、讽刺、挖苦学生,致使学生不敢展示:不能急躁,不能学生一出错就急着去纠正,去公布正确答案,而应是把问题留给学生。学生都回答不上来,说明我们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这时应现场备课。分解、降低问题的难度,进行知识铺垫或重新设计问题。
二是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迅速做出评价,判断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及时引导、提问,让组内、组间学生进行纠正补充。学生确实不能解决的,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讲那些难懂、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
三是教师要把组织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密切关注非展示学生是否开小差或做小动作。
4.当堂检测。即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堂堂清”。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设计好当堂检测的题目。
第一,题目要精选,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设计。
第二,题目的设计要体现三个层次,即基础知识巩同、变式训练拓展和中考题型呈现。
第三,当堂检测的题目要分层布置,限时完成,特别要关注一部分学困生。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学生仍未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延长一定时间或只做部分题目,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第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题后,如课堂上仍有时间,按小组展示的基本程序进行矫正。
第五,对学生的检测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表扬优秀的,鼓励有进步的,必要时要填好有关表册。
三、“三课四步”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课四步”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效率。
第一,“三课四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教师更应该结合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地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查缺补漏。
第二,“限进预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预先学习,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熟悉后才能要求掌握。特别对照学案进行预习时,有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就已记了下来,有些不太明白的内容先划下来,在展示中探究明白。
第三,在学生预先学习后进行小组展示,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探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有些在预习中不明白的内容在展示中可能就解决了,有些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第四,当堂检测一是能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二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三是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特别是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四步”教学在我校实践一年多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