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学新教师的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1-12-29 00:00:00李亚美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3期


  [摘要]80后中学新教师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但目前的新教师培训并没有结合他们的特点,存在一些不良的情况。本文在分析80后中学新教师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的培训现状,并探讨了相应的培训对策。
  [关键词]80后中学新教师;特点;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128(2011)05-0038-04
  
  案例一某教师进修学校正在对本区的中学新教师进行培训,他们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80后中学新教师。请来的专业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台下的新教师们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批改作业,有的在写教案,有的在看书,仿佛讲台上的一切都和他们无关。
  案例_二“××,教师培训的作业你写完了吗?那份表格呢?”“表格我填完了,作业才写了其中一份。”“那也比我强,我忙得还没开工呢。把那个表格让我copy一下呗,顺便也让我参考一下你已经写完的那份作业。”“OK,资源共享嘛!”
  新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担负着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任。从学校层面看,一些有经验的校长认为: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更要靠青年教师发家。因此,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新教师的培训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在目前的中学教师队伍中,80后新教师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成为新教师的主体。所以,加强80后中学新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就80后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做扼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若想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对80后中学新教师的特点和生存状态有详细的了解。
  
  一、80后中学新教师的特点
  
  概括地说,80后中学新教师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知识素养。知识面广而新,但知识结构不牢固,目前,80后中学新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他们在大学里接受过系统课程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得信息的能力很强。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如老教师牢固,好像什么都懂,但却什么都不精,这让他们在教学中在知识方面往往捉襟见肘,甚至不能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教育素养。热爱教育,但对教育现实的认识不透彻。80后中学新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验者和第一批受益者,因此,他们对教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时更有为教育做贡献、变革教育的热情和志愿。但他们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理解问题的深度不够,因此对教育现实的认识不透彻,往往对教育抱有过高的期望。当他们发现教育现实有种种弊端而自己义无力改变时,便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悲观失望。第三,思维能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思维逻辑不够严密。不断变化的外界社会使80后中学新教师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由于接受的事物太多、太新,他们来不及认真思考和沉淀,思维逻辑没有受到足够的锻炼,导致思维逻辑不够严密。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第四,情绪状态。热情而富有亲和力,但情绪白控能力差。80后中学新教师刚走出大学校门,热情而富有朝气,显得更有亲和力。因此,他们更容易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甚至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同时,80后中学新教师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人的呵护,他们情绪自控能力差,这就使他们在课堂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第五,个性品质,,富于挑战精神,但抗挫折能力差。不断变化的社会也培养了80后中学新教师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由于经历过中考、高考、就业等白热化的竞争,他们不惧怕挑战,敢于挑战。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差,在教学中,学生的成绩或表现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很失望,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放弃教师职业的念头。
  
  二、80后中学新教师的培训现状
  
  “师本”是师训机构实施培训时必须遵循的理念,师训机构在设计培训方案、选择培训模块和模式时,必须基于80后中学新教师的普遍个性品质、学识特性、生存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但目前的中学新教师培训并没有如此做,而是继续沿用以往陈旧的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造成了不良的新教师培训现状。
  
  1.心理冲突严重,疲于应付
  中学新教师在从大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加之目前的中学新教师培训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这些心理冲突就更加严重,主要表现存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学新教师大都怀有美好的教育理想和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热情,但在现实中,毫无教学经验的中学新教师依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而教学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教学成果才是校领导和学牛家长最重视的,是一位中学新教师在学校立足的根本和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这就形成了一对深刻的矛盾,中学新教师经常在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中痛苦、徘徊。
  第二,工作繁重与个人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学新教师大多工作繁重,备课、上课、听课、批作业、写教学详案几乎占用了他们的所有时间。他们不仅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更面临着专业成长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学新教师有追求个人发展、接受培训的需求,但紧迫的时间和过重的压力使他们把培训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这就直接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我国目前的中学新教师培训大都流于形式:点到、听课、交作业即为培训,只要学员不缺课太多,能按时交上培训作业,就能顺利地拿到培训结业证书。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学新教师工作繁重与个人发展的矛盾冲突。
  
  2.培训内容和形式“大一统”,脱离新教师个体化需要
  由以上对80后中学新教师的特点分析可知,他们具有较强的个性,但目前的新教师培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大一统”,并不适合他们。
  当前的中学新教师堵训大多是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师德方面的理论培训,而且具体内容也多年不变,这些并不是中学新教师最需要的。因为80后中学新教师已基本具备作为教师应有的复述性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应用性知识,他们缺少的是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而且,各个学科的新教师,甚至每个新教师需要的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都是不同的。因此,中学新教师培训应把如何使新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如何去生成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作为培训内容的重巾之重。但是,由于这样的培训活动所花费的精力较多,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也较高,见效则相对较慢从而受到冷落甚至遗弃,至于针对每个学科的中学新教师,甚至每位新教师单独进行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训就更无从谈起了。
  在培训形式方而,由于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同时出于组织难度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当前的中学新教师培训多采用听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经验介绍之类的集会式培训,培训现场多为秧田式位置摆布。学员只需要一支笔、一本笔记本(甚至有时只需要一双耳朵)即可,不用动脑动手,缺少参与和体验,完全处于被动受训的状态。这样的培训无视80后新教师的主动性、创造力,与他们的个性是很不相符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80后中学新教师的培训对策探讨
  
  针对80后中学新教师的特点和目前他们的不良培圳状况,我们必须大胆改革。提出新的对策。
  
  1.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帮助新教师顺利度过转型期
  我国教育界普遍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我们把处于前两个阶段的教师统称为新教师,即毕业三年以内的教师,这也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的转型期。正如前文所分析,中学新教师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他们就无法顺利度过转型期。因此,对中学新教师进行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应是新教师培训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既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式的集体心理辅导,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既可以采用谈话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文字倾诉的方式;既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中学新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组织新教师互相交流;既可以面对面辅导,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远程交流。
  
  2.更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新教师参与度
  在培训内容上,师训机构应着重对中学新教师进行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方面的培训,如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把握布置作业的难易程度,如何处理课堂巾的突发事件,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等。并且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当前90后中学生的特点而适当调整、充实。在对中学新教师培训时还应注意他们的学科差异。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分学科单独培训,甚至有必要进行个别辅导与培训。这样的培训对80后中学新教师而言不仅实用,而且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培训形式上,实践表明,90%以上学员喜欢那种形式宽松、气氛活跃、主体参与性强的培训模式,80后中学新教师更是如此,因此,如果培训者仍使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就远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因此,师训机构在选用培训模式时,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情商的培养、课堂实践智慧的生成还是课例诊断研讨,都可以引进多种培训方式,如参与式培训、外出考察、课堂观摩、论坛沙龙、远程网络培训等。当然,新培训模式的建立与运用还需要培训人员更新培训观念,树立“以师为本”的新理念。
  
  3.强调新教师的自我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据此,他总结出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80后中学新教师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育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师训机构更应强调他们的自我反思,引导他们走教后反思的道路,这对于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思的内容包括:对教学理论认识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个人工作环境的反思、对自我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写反思日志、观摩与分析、行动研究、职业发展设计等。这些反思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学员最好定期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反思情况,这样会促进学员的反思,进一步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4.拓展培训效应,保证为新教师长期指导服务
  80后中学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他们的培训也应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在以往的新教师培训中,随着培训过程的结束,学员与学员之间,尤其是学员与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往往也就从此中断了,培训的效应也就不能长期保持和发展,容易产生培训短期效应。所以,师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要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认识,打破短期培训的观念,树立为学员长期指导服务的意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培训效应,如根据学员的要求引荐同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建议学员所在的学校进行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建立师训机构与学员长期联系的渠道、建立新教师培训网站等。这样,不仅能拓展培训的长期效应,而且能为80后中学新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促进他们的成长。
  
  (责任编辑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