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正学校安全观
首先,重视安全教育。第一,积极动员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安全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以创设出更好的安全氛围。第二,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第三,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积极配合,搞好安全教育工作,并且制订应急疏散预案,组织疏散演习活动。第四,优化育人环境,渗透安全教育。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第五,学校要加大对保卫人员的教育力度,保证值班人员不空岗,以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其次,搞好隐患排查。第一,要对全校的校舍环境进行安全排查。特别要注意对旧老校舍结构安全隐患的检查。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在建工程的安全隐患排查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检查,严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第二,排查消防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学校建筑是否经过消防验收: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安全应急灯是否能亮:灭火器是否超过有效期,消防水是否正常;学生宿舍、教职工办公室、宿舍等场所是否存在违章用电、用火等违规现象。第三,排查刀具、易燃、易爆等化学药品。确保师生不把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带进校园。第四、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学校的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的管理情况,以及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堂、小卖店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进货质量等,防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第五,对责任落实情况排查。主要检查学校是否给各个班主任和科室负责同志以及全体教师逐级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校长要真正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安全工作千斤重,人人肩上有担子”。
二、端正教师培训观
1.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政治思想在教育中会参与全部的教学过程。它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要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提倡敬业爱生,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校长可以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时事政治和教育法律常识的学习教育,安排教师参加国旗下演讲活动,开展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通过开展“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的主题教育活动,展示教师高尚的师德风彩。以提高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立起以爱岗敬业和质量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责任感和教学艺术水平上。
2.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
在普通文化知识方面,要努力使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帮助自己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要努力使教师成为所教学科的专家,精通各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知识,精通学科领域的主要诠释架构与概念架构等实质知识,精通学科领域里新知被引入的方式及研究者对知识的探究标准或思考方式等章法知识,熟悉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成果。在教育学科知识方面,要努力使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以确保教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工作。
三、端正自我约束观
1.以身作则
“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教师按时上班,自己就不能迟到:要求教师上操,自己就应该按时到操场:要求教师工作期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自己就不能在上班期间上网玩游戏。校长只有自己做好榜样,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才能够底气实足。说句实在话,教师随时随地都会注意校长的一言一行。校长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克服缺点,加强品德修养,做到律己服人,身正带人,无私感人。要明白,自己搞一次特殊,就失去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故而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做到不为权势所丧志,不为钱财所动心,不为酒色所忘形,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一视同仁
任何一所学校,教师的出身和社会关系都不尽相同。有的出身于机关家庭,有的出生于普通农家:有的富裕,有的贫困;有的亲戚朋友都是干部,有的却没有一个显赫的亲朋;有的是校长的至亲好友或者老领导老部下,有的却一面不识。面对如此繁杂的人际关系,校长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千万不要以此分出远近亲疏。另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校长和普通教师之间,常常对一些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认识不够统一,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有的校长就会以此看作是对自己的顺与逆,并采取“顺我者亲,逆我者疏”的办法对待他们,这是十分有害的。“领导偏心,下属寒心。”校长处理问题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实践充分证明,搞小圈子的人,圈子会越来越小,结果就是四分五裂,难成大事。只有五湖四海,一视同仁,才能凝聚人心,成就事业。
四、端正关系协调观
1.协调与领导的关系
“关系就是生产力。”关门办学是没有出路的,校长一是要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领导的关系,争取领导的支持。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级党委、政府都不能够忽视他们的存在。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建设和谐校园,校长要不断提升和上级领导沟通的协调能力。校长如果不注重协调领导关系,不能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以达成某一方面的共识,学校的各项工作往往是处处碰壁,左右为难。因此,校长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沟通与上级的关系,走出去协调领导的工作。争取他们多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协调与教师的关系
“领导就是管理,管理就是服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尊重的眼光看待教师。作为校长,一定要放下姿态,要与人为善,要善于吸纳、接纳、容纳人;要尊重、信任、理解人,给人以重要感;要帮助人实现其个人价值,以人之成功为已乐。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讲求个人的人品修养,注意个人在学校群体中的威望的形成,不许诺,不哄骗,不耍手腕玩高招,让人觉得您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另外,要关心教师生活,了解教师疾苦。在部下遇到困难时,哪怕只是说一句安慰的话或者指一条前进的路,他也会感激一生。
3.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在合作中,校长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友善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能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另外,学校还可以把每学期的工作绩效向家长公布。以提高学校在家长中的透明度。
五、端正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纵观中外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无一例外首先是教育事业的兴盛,就一所学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讲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要升学,不要教学质量。它与升学教育不是对立的,只是教学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不要分数,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校长一定要狠抓教学质量,,一要严格要求学生。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学生必须牢固地树立起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长大后才有可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二要严格要求教师,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严谨治学,甘于清贫,坚决制止弄虚作假的行为,克服浮躁情绪,惩治学术腐败。三要严格要求学校。学校教务处一定要加大对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检查力度。做到过程管理和终结评价的有机结合。实践充分证明,学校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会有社会声誉,才会有好的生源和师源,才能立足和生存,才能逐步向良性方面发展。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很差,那么这所学校校长离任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编者略)
作者单位分别系山东省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山东省临沭县周庄中学
(责任编辑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