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途径,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结果,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需要科研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全体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带动全校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不断提升,校园洋溢着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氛围,学校成为教学、研究一体化的学习型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具有成长力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培养优秀的学生,也要成就教师的发展,这才是学校的良性发展。为了使教师快速成长,我校每学期都多次进行教师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入认识到课堂改革对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力的巨大促进作用,切身体会到了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在学习、思考、实践的基础上,我校探索出了新的课堂模式:集体研讨、创编学案、自主预习、交流探究、当堂检测、总结反馈。新的课堂中。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一对一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学生展示点评、质疑释疑,自主完成当堂检测,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反馈。每一学科又具体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训练课3种课型。新授课一般分为预习交流、质疑点拨、当堂检测3个环节。预习交流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本节主要内容并一对一互助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质疑点拨是指师生共同解决小组交流中的问题:当堂检测主要设计10分钟左右的练习,当堂训练并总结反馈。复习课主要分为知识梳理、拓展应用、巩固提升3个环节。知识梳理由学生自主完成,形成知识网络:拓展应用主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拨:巩固提升主要设计针对性练习。训练课分为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质疑点拨3个环节。
二、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习变成体验和享受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立足学生发展、教是为了不教: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民主、启迪智慧人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新的课堂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点名提问变为学生主动展示,由学生死记硬背变为主动探究。优秀生在小组中更能提高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待优生在交流中能向优秀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应有的进步;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在小组瓦助合作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自学、对学、群学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生活幸福奠定了基础。
三、改进教学运行机制,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得以体现,但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还需要查漏补缺、巩固拓展,教师的指导效果需要在教学反馈中验证。为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我们改进了教学运行机制,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各学科知识进行当堂检测、日学日结、周末反馈3次反馈验收。
当堂检测: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案上的课堂检测,互助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
日学日结:利用早晚自习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对当天要求掌握的知识进行落实,一般分为学生自查、小组长验收和学校检测,养成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
周末反馈:教师针对一周的学情分析,精心制定周情训练学案。引导学生自主互助查漏补缺,并能够拓展延伸。
四、营造集体研讨氛围,筑成教师的合作平台,在互助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学案是我校课堂的主要载体,教研组研制的学案,供全年级使用。学案的编制分为9个环节:确定主备教师一全体备课组成员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思路一主备教师精心设计一全体备课组成员研修(每个成员发一份学案草案,主备教师主讲。备课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一主备教师修改一备课组长审核一主备教师二次修改一教研组长审核签字一业务段长审批一定稿印刷。
通过集体备课研修,我校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享教学资源。主备教师认真编制学案,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研讨修改,备课组长严格审核,在使学案科学、完美、最优的同时,主备教师的业务素养也得以提升,在互助合作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五、小结
学校以“给学生一条愿意来上学的理由、给教师一条自我发展的途径、让家长满意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做孩子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为宗旨,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性服务。今后,我们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责任编辑 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