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团队和教育科研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2011-12-29 00:00:00严侠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3期


  培育优质师资队伍已成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通过“面向新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实施了以名师团队和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成长的方略,让德艺双馨的名师而非行政部门来引领教师成长的举措,在全校引起了积极反响,一批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名师团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可以有效引领教师成长。
  
  一、凝聚名师团队智慧,帮助教师谋划专业发展蓝图
  
  调研发现,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缺少整体性规划和明确目标,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此,我校凝聚名师团队智慧,帮助教师谋划和实施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学习、反思一规划、践行一检验、改进”,促进教师实现目标。“学习、反思”,即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专著学习,自我诊断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规划、践行”,即教师利用名师制定的规划纲要,根据个人需要制工具体的专业发展规划并实施:“检验、改进”,即由名师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并指导其解决,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和过程有:第一,名师工作室召集特级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根据本校教师特点,以教师如何基于新课程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哪些措施分步达到年度目标为核心内容,编制《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书》。第二,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建构职业理想,设计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并上传至校同网,名师分工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教师优化方案。第三,分阶段考核、管理,每个阶段结束,在教师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由名师逐个审阅目标达成情况,撰写评语和改进意见,指导教师调整下阶段规划,并将审阅意见呈报校长室,为领导层优化培师方略提供参考。其间,工作室邀请部分要求指导的教师与名师团队一起研讨,开展面对面的指导。通过实施规划,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一批成熟教师谋求新发展成长为名师,一支德艺双馨、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二、通过探究教科项目,促进教师快速提升专业水平
  
  我校名师团队是一个开放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成员包括特级教师以及各位名师所辐射的普通教师。为扭转教研科研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共同体主动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名师领衔的项目研究,使其直接得到名师指点,与名师一起探究,掌握和运用科研方法,感悟研究过程,快速提升教改创新能力。
  
  1.参与课题研究,突破课程改革难点
  教学方式改革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难题,对此,笔者利用主持省级课题“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改革探究”之机,吸纳多位教师参与。重点指导其转变课程理念。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实践;尝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开展课标、教材、教学整合研究,提高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学习。特别要求教师先行变革自身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究,谋求教学相长。课题研究推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由我校名师领衔的“面向新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和谐发展研究”等课题,已构成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系列,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了教育教学ll}1的热点问题,取得了丰硕士的成果,
  
  2.研究课堂教学,推广科学教学模式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名师团队在全校推出“强化主体参与构建优效课堂”的主题探究活动,指导教师从教学的科学性、伦理性和艺术性高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和创新思维。在重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调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在创新实践中求质求效。为使活动扎实有效地展开,所有特级教师率先开放“魅力课堂”,各级骨干教师继而开放“创新课堂”,青年教师踊跃展示“活力课堂”,教师可跨学科观摩教学,直接与名师探讨,通过“弘毅讲坛”和博客发表见解,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名师即时为其诊断和谋略,从教学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教lJ币拓展教育视野,提升教学艺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型”。
  
  3.参编教材,提升专业研究层次
  笔者参与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模块的编、修及学生学习光盘开发时,让部分教师承担一些研究任务,带领他们参与撰稿、初审、修改、互审、深度探究、再改、统稿、校对和定稿全过程,参与这些高端学术项目的研究,有效强化了教师的严谨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提高了驾驭教材的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名师还主编了《黑马英语语法》《中国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校本教材)等,参编了校本教材《生活-物理,社会》,较多教师在经历专业砺炼的同时,也体验了分享科研成果的喜悦。
  
  4.创新命题思路,促进考评与课改相统一
  教师对考试改革抱怨较多。地方性统考和考试排名常使广大教师被繁、难、偏、怪题所羁绊,校际交流也有低层同质化倾向。我校利用多名特级教师参与高考命、审题工作的独特优势,引领教师走出怪圈。名师们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创新题设计比赛和评议活动,要求教师基于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命题,从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取材,编制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优质试题,使考评与课改要求相统一。同时创新学生作业,在作业纸上开辟学生命题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建构新知,深入社会生活采集有用信息,自主设计试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与新课程教学要求相符的校本作业。
  
  5.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实施中的新课题。为突破难点,特级教师率先开发《校园风景石》《江风气象》课程,并在全校示范,从三方面指导教师:第一,理论先行,提升素养。首先从理论上搞清楚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开发原则。其次要求转变学科观,不仅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更要善于与多学科、多领域特别是学校先进文化相融通。最后,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谋求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第二,研究特点,突破难点。针对疑难问题开展深入探索,如某些动态生成的资源,要组织学生及时捕捉、整理提炼:无统编教材,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开发:无统一测试标准,教师需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自主设计评价项目和标准等: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见解,与学生共探,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间和师生间的协作。第三,形成特色,体现价值。要求教师萃取学校文化之精华并将其融入课程建设,通过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名师引领既使老师们提升了理论水平,又增强了实践效果。名师的道德垂范和学术引领,使学校呈现出了资源共享、智慧共生、成长共赢的教师成长氛围。由粥师团队协助教师谋划专业发展蓝图,以名师领衔带领教师参与项目探究,使广大教师既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又提高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参与高端项目研究,使专业成长周期大为缩短。
  
  (责任编辑 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