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当我们踏着还没有消融的积雪,慕名来到唐山市路北区法院院长何长柱办公室采访时。映入眼帘的却没有想象中的办公陈设,墙上悬挂的是书法字画,书橱里摆满了法律文献和各种古典书籍,沙发、茶几略显陈旧,反而平添了几多书香气息。我们虽然都是第一次与何长柱谋面,但他言谈话语中的谦和、率真和博学令人有一种亲切感,自然也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
路北法院为唐山市中心区法院,管辖的案件多、难度大。何长柱作为这样一个基层法院的院长,每天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吸引笔者登门造访的并非是他忙不完的行政和业务工作,而是听闻他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的痴迷研读和深刻理解,以古典文学、戏曲、书法为平台,他的为人、为官充满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何长柱对《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的钟爱始于上学时语文老师对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迎春判词绘声绘色的讲解。“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子系合起来即繁体的孙字,暗指迎春丈夫孙绍祖,迎春嫁与中山狼,婚后不久即被折磨致死。判词通过精炼的话语,隐晦勾勒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可谓入木三分。老师的讲解引起了何长柱对《红楼梦》的浓厚兴趣,且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在他以后的人生历程中,这部历史文学名著成了他的枕边书,久读不厌。伴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这部文学名著也有了一些哲理上的理解和感知。
《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一把辛酸泪浸透满纸荒唐言,红楼倒下,梦醒而碎,曹雪芹的满腔幽怨随文字诉出。除了小说高超的思想艺术性之外,让何长柱更加着迷的,便是这部名著中意境隽永的诗词曲赋。《好了歌》《好了歌注》《护官符》《金陵十二钗判词》《葬花吟》《芙蓉诔》等都是他非常喜爱的。其中《好了歌》,他常常挂在嘴边并愿与人分享。他说,《好了歌》中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这种哲理转换,是对人生和社会经过深沉思考后而得到的彻悟。《好了歌》的消极色彩虽然十分明显,但它不是糟粕。《好了歌》形象地勾画了封建统治阶层内部各种势力互相争斗、兴衰荣辱的历史图景,是作者对他当时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它的哲理思想确定了它的价值。
去年10月,在全院廉政教育大会上,面对时下有些法官浮躁的心态和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何长柱有这样推心置腹一段话:“记得我刚调到路北法院的第一次大会上,曾对大家讲过《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今天我在这里再重申一遍它的含义:利欲熏心的人所聚敛的财物多到死后还有剩余,却依然贪得无厌,不想收手:他们非得碰得头破血流、锒铛入狱,至走投无路时,才想到回头。正所谓‘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但为时晚矣。希望大家面对现实品味这些道理。曹雪芹在200多年前即已认识到此,我们虽然没有他那么伟大,但不妨拿来一用。‘吾日三省吾身’,同志们扪心自问,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一次严肃的廉政教育,何长柱旁征博引竟然诠释得有声有色,比讲大道理、进行枯燥的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
也许是他博学多才的缘故,在日常工作中何长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假日生活中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看京剧、记唱词。大型史诗京剧《赤壁》,他在国家大剧院连看几次而不厌。他说他看戏即入境,陶醉其中既是百忙之中的放松,又是难得的艺术享受。诸如《追韩信》《龙凤呈祥》《玉堂春》《武家坡》《探阴山》等唱词他都能说上几段。对戏曲舞台上不同流派的京剧名家;如数家珍,梅兰芳如春兰,有王者之香,程砚秋如秋菊,霜天挺秀:苟慧生如牡丹,占尽春光;尚小云如芙蓉,映日殷红。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名家于魁智、孟广禄、李胜素、李宏图、王蓉蓉、杜镇杰、迟小秋、张火丁、王佩余等,他都能评说几句他们各自的演唱风格。
京剧已有200余年发展历史,其演出剧目可谓包罗万象。他最喜欢的是包公断案剧目。在中国历史上,包龙图是家喻户晓的大清官,他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刚正不阿的精神,让后人敬仰称道,对时下法官判案有一定的警示。《探阴山》是已故京剧大师裘盛荣的代表剧目,虽然带有鬼神色彩,但包龙图不畏权势下阴曹地府,誓为柳金婵伸冤昭雪的故事,加上扮演包龙图的孟广禄嗓音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韵味醇厚的演唱,充分展现了古代清官的浩然正气。他希望每位法官都看看这出戏,从中受到一些启迪。
笔者惊诧于一位一院之长何来大把的时间如此“不务正业”?何长柱用自作的对子戏言道“闲来抱砚弄笔墨,此生偏爱品红楼”。他是把别人用来聊天、应酬、娱乐、消遣的时间大多花在了读书、练字上面。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各一个小时是他留给自己雷打不动的“不务正业”时间,而平时迎来送往的应酬也大多被他推掉了,因为品红楼、听戏曲、弄笔墨几乎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全部。
在路北法院略显简陋的办公楼里,墙上挂着不少书法作品:坦荡、天平、和谐、慎独、两袖清风。初见,还以为是附庸风雅,追逐时尚。何长柱告诉我们,这些书法大多是本院法官自己写的,挂在走廊举目可见,它既是文化长廊又是廉政园地,既是精神享受又是自戒自勉。何长柱所在的法院,坚持“四个一”文化建院:每年一次书画摄影展,每年一次诗歌、演讲会,每年一次联欢会,每年一次文体活动。无论是文体讲演,还是诗歌书画,均是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其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何长柱既是“四个一”的倡导者,也是躬身实践者。春节联欢会上,他和几位书法爱好者在古筝的伴奏下,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书法,成了联欢会的一大亮点。
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何长柱做到了把握自己,方圆不乱,为下属作出表率。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在业余爱好与本职工作中自由行走,把在爱好中品味的诸多感触授予他人,成为做工作、带队伍的一种精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