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学问、知识与一切精神心智的探索追求,都要有克服孤独的能耐。创造常在孤独中完成。
“艺术心灵”自来与“孤独的灵魂”似是同义语。屈原与司马迁遗世独立,写下不朽的篇章: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与杜甫的“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都是千古孤独灵魂的哀歌。耳聋的贝多芬,瓦尔登湖畔索居的梭罗,大溪地岛上逃离文明的高更,疯狂悲怆的梵高,一生在死亡阴影中挣扎的孟克,纵酒狂歌对抗时潮特立独行的莫迪里亚尼等等,不必再举多例,古往今来一切具有强烈独特性的艺术家,都是最孤独的人间过客。
一般人总以为艺术家是疯子或怪物,以为他们过于多愁善感,或者自取孤独,自寻种种痛苦,好做“强说愁”的材料。这是极大的误解。艺术家与其他人一样,承受人生的苦楚。两者不同之处只是一方敢于面对,感应敏锐,另一方昧于事实,感应麻木,如此而已。事实上,这个差别足以造成艺术心灵的孤独感。艺术在提供娱乐与感官的愉悦这一层次上,于人生有意义。杂耍与小丑也多以娱乐贡献于人间。但深一层的丑角表演者如卓别林,他使人笑,也使人哭。这时候,艺术超过了娱乐,而表现了触目惊心的人生与社会的本质,表现了人间的矛盾与痛苦,人的孤独与无助。古今中外第一流伟大的文学与艺术恰恰都是感伤的,甚至是悲剧。没有别的原因,就只为人生的真相是孤独与痛苦。艺术更重大的意义在表现最强烈震撼,最深沉曲折,最广袤普遍,也最具体鲜活的人生真相:表现艺术心灵对这一切的感受、反应、诠释与批判。艺术这一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才构成艺术的伟大与高超。这不但一般人不大理解,许多“艺术家”也未必理解。我们曾千百次听到“艺术家”说:人生太痛苦了,所以我们专门画美的事物。当然,专事娱人也不失为一种目标,但艺术更重大的意义,应该是呈现人生的真相,发表感想,引导理解与传达体验,乃至发掘人生更深层的本质,使人不致为浮世的过客,浑浑噩噩度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