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州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鲜活的民间风格,质朴感人、不事雕琢,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对研究中国民俗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戏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定州,古国都城,华北重镇。商代为北方方国,春秋时,齐相管仲筑城。战国时,中山国在此定都。北魏年间设定州,此后隋唐至明清,定州一直是州府治所在地。定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沙河、唐河横穿全境,定州秧歌就发源于唐河北岸的几个水乡村庄。
“吃饭吃窝窝,听戏听秧歌”是广泛流传于河北各地的佳话。定州秧歌的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据历史记载,宋哲宗元祜八年(1093年)九月,苏东坡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以侍读学士贬任定州知州,时年58岁。苏东坡能诗善文,为政清廉,到定州后整顿官风吏治,垦荒种麦,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巡访民情,深受人民爱戴。宋代定州城北的苏泉、西板、东板、南宋、大西丈~带地方,地势低洼,四季泉水常流不断,大约有两三千亩闲置的水田地。一天,苏东坡来这里巡访,发现这片水田,觉得荒着可惜,便对随行人员说:“这儿水草葱葱,鱼儿跳跃,泥土肥沃,若开成稻田,岂不是可富泽一方吗?”于是,他找当地农民叙说,问他们可否试种水稻?农民说:“多谢知州大人美意。种稻子当然是好,只不过我们既无稻种,又无种植技术,也就只好任凭水田闲置着了。”苏东坡说:“只要你们肯种,我来帮你们找稻种,教你们种稻的技术!”农民们听了当然很高兴。随后,苏东坡便派专人从南方运来稻种,并向当地农民传授种稻技术。农民们在苏东坡等人的指导下,插秧、锄草、辛勤管理,稻子长得很好,到秋后获得了大丰收。农民们在稻田里高兴地唱道:“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下田巡访的苏东坡听到这稻秧歌,非常高兴,他凑到近旁,细加品味,那秧歌像劳动号子,风格别致。苏东坡回到府里,对那秧歌念念不忘,于是派人去搜集,记录下大量歌词和曲牌。经过整理,去粗取精,形成了新的稻秧歌,所以定州秧歌又有“苏秧歌”之称。开头人们只是在田里唱,后来在地头搭台唱:开始只是唱小曲,后来编成了秧歌剧。他们唱四时景色,唱十二月农活,唱乡土风俗人情,也唱心中的喜怒哀乐。
后来,随着表演较复杂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定州秧歌逐渐分出行当,搬上舞台,衍变成富有民间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清朝中期,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出演,并成立了秧歌班。民国十五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1926年至1936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定州搞了长达10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这期间他和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一起对秧歌进行采集,得到近百个剧目,共50余万字,整理出版并向全世界发行《定县秧歌选》。1952年,定县成立了秧歌剧团,最兴盛时能演出50余出戏,深受人民的喜爱。
大秧歌的艺术特点多是一生一旦为主的生活小戏。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有大量的方言俚语,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受百姓喜爱。演出时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唱词口语化,通俗易懂,唱词的结构也很自由,有的少到三五宇,有的多达二三十字,而且多用衬字,但都押韵脚;还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情节或某种情绪用“叠句”的唱法反复,故又有“九番秧歌”之说。秧歌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但在演唱中往往打破局限,形成散文诗般的句式结构,旦行由男性扮演,也从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与女性音色靠近。传统的演唱没有固定调高,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方法,演员可以根据个人嗓音随意起调门。对唱时,几个人可以唱不同的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固定为D调,女腔还用本嗓,但男腔出现了部分假声的情况。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较多,颤音极富特色。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如哟、噢、哎、我那、本是、那个、再不然、你来看等,在唱段中随处可见。
大秧歌的伴奏,解放前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即板鼓、大锣、水镲、手锣。开始六锣,上句唱完两锣,下句唱完用六锣,故又称“大锣腔”。1952年,第一次给秧歌配上弦乐。开始时试用一把京胡和一把二胡伴奏,1954年将京胡改为板胡,后来又先后加上了低音胡、秦琴、笛子、笙、三弦、大提琴。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唱腔为”板腔体”结构。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一般用2/4拍记谱,传统板式变化很丰富,有28种之多。基本曲调由尾腔不同的上下两旬构成。传统的板式有起腔、慢板、流水、垛板、快板,板上起唱。解放后又创造了寸板、散板,同时还吸收了河西调、丝弦、莲花落等其他剧种的曲调以及走四方等民间小调。
定州秧歌传统剧目很多,这些剧目都是老百姓的创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各地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分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俗称“耍耍戏”。定州秧歌戏剧目丰富,多是民间故事题材,涉域广泛,有爱情类、节孝类、夫妻关系类、公堂告状类、贞操类、公案类、滑稽类、杂类等。剧目多以家庭戏为主,传统戏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脚》《借雹鬈》《借女吊孝》《王妈妈说媒》《杨文讨饭》《杨八姐剃头》《安安送米》等。移植的剧目有《唐知县审诰命》《杨八姐游春》《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水滩》《打焦赞》《蜈蚣岭》等一些武打戏,并上演了《夺印》《血泪仇》等现代戏。2004年定州市秧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扒糕情》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
定州秧歌戏其内容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善于体现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愿望,带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欧美学者多次造访定州研究观摩定州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受到时尚传媒和现代传播方式的冲击,定州秧歌几经波折,演出队伍不断萎缩,演出机会逐渐减少,面临濒危的状况。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市、县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用于抢救这一传统技艺,定州市政府大力扶持秧歌艺术的发展,定期举办秧歌展演活动,展演活动既为秧歌的繁荣发展搭建了平台,也吸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艺人和剧团,其中兴华秧歌剧院、国军秧歌剧团、兴定秧歌剧团、定州秧歌剧团、根庆秧歌剧团等剧团,他们争相竞技,使大家看到了传统秧歌走向未来的新希望。定州秧歌戏第五代传承人张占元主动承担了秧歌的收集整理工作,他从专业的角度把千百年来只有口传心授的秧歌整理总结成文字,所著的《定州秧歌音乐板式唱腔》一书,总结了秧歌的31种板式,同时一本更为专业的《定州秧歌选》在他的笔下完成,里面记录了《杨二舍化缘》《安安送米》《女状元》等30出传统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