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临城的文化姻缘

2011-12-29 00:00:00苦茶
当代人 2011年10期


  临城,贬谪途中的短暂停靠
  北宋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6月,身为礼部尚书的他,面对朝堂上风起云涌的险恶局势,想到了退避,他上书哲宗皇帝赵煦,请求外任越州,“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他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赵煦,这个在太后羽翼之下压抑过久的青年,一旦主政,便要释放心中的宿怨。他要尝尝一人说了算是个什么滋味,他早已对苏轼的说教厌倦至极:再说,苏轼这个老学究,曾经那么顽固地抵制新法,又是太后尊崇信任的“红人儿”。理所当然地,先从他下手。
  对苏轼老学士,赵煦不是不愿意外贬,而是不愿意他想去哪儿就让他去哪儿,就让他想得美吧!
  数日之后,苏轼被诏告“除知定州”。赴任前交接期间,接二连三的变故,让苏轼身不可支。先是46岁的妻子王闰之死了,一个月后,可倚重的高后又死了。王闰之的逝去,倾覆了一个温暖的小家,而高后“自垂帘以来,召用名臣,朝廷清明,人以为女中尧舜”,她的辞世,决定了一大批重臣的政治生涯。苏轼是其中的一个。
  金秋十月,苏轼定州上任。在任期间,他整顿官风吏治,垦荒种麦,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还派人从南方买来稻种,向农民传授种稻技术。但,在定州不及8个月,苏轼接到了二次被贬的诏书。就在他励精图治,极力扭转定州乱象,而于定州实施的新政刚刚有些眉目之际,他再一次遭遇弹劾,“坐席未暖,召节已行”,“难进易退我不如”。苏轼再一次感到无奈,新的一个贬谪地惠州,南国一个遥远之所在。
  1094年闰4月,苏轼启程,从定州赶赴岭南,一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路经邢台西北角的临城、内丘时,连阴几天的天气忽然转晴,他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西望太行,草木葱茏,冈峦俊秀。他忽然想起昨年始赴定州时的情景,那时正值万木萧疏,连日大风沙,使那青青如黛、蜿蜒北去的太行,被黄沙无情掩盖,身边景物一片昏黄。
  苏轼在心里感叹:这难道是一个祥瑞的征兆吗?想那韩退之从贬所北还,路经衡山,天气由阴转晴。而自己行走至此,天气也倏然转晴,是否自己也会“南迁,必返乎此?”
  他触景生情,不禁口占一绝《过太行——临城道中作》,诗中写道
  逐客何人著眼看,
  太行千里送征鞍。
  来应愚谷能留柳,
  可独衡山解识韩。
  我一个遭贬的人没人愿意看上一眼,只有这千里太行送我到南方赴任。我不会像柳宗元那样长期困在贬所愚谷,而会像韩愈那样很快返回衡山。因为难道只有衡山了解韩愈,太行山不也同样了解我苏轼吗々
  苏轼怀着“奠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的自我宽解心情,在临城小住,他游览了普利寺,普利寺塔,驾舟楫环游了派河风光。入夜,下榻普利寺院,与方丈对灯而坐,谈古论今,彻夜长谈,好不投机。翌日,苏轼谢绝方丈挽留,将手书的《前赤壁赋》,赠与方丈,拱手告别。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临城知县程鹏抟在相隔数百年的一场抗洪救灾之后,嘱人立碑记之,并令石匠在碑阴凿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全文,立于溉河大堤南端。上世纪90年代,开发崆山白云洞,建立碑林时,那块长宽1.8米的方形石碑被迁于园中,供人参观。一方记载着苏东坡大学士洋洋文思的石碑,让人时时忆起他在临城短暂停靠的站,他绐临城留下的诗文美谈。
  
  后“雪浪石”,来自于临城的玲珑奇石
  
  在定州任上,苏轼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公务之余,得到了一块能与之对话的白脉黑石。他情不自禁地惊叹其美,并决心用心守护这美,恰在曲阳又寻得一块汉白玉石,
  “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日雪浪斋”,并作“雪浪石诗”“雪浪石铭”。
  这块石竟然在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文人墨客争相赋诗,艺林画师纷纷摹刻,成为宋朝的赏石文化盛事。当时,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等都有诗歌留存,使其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定州的另一“雪浪石”,日“后雪浪石”,系石灰岩,又称北太湖石,上有“雪浪”二字篆刻。这块石头,来自邢台市的临城地面。
  乾隆年间,赵州太守李文耀在临城县衙大门前意外挖掘出来一块寄石。那石头,外观玲珑,瘦、露、皱、透,高丈许,且镌刻有篆书“雪浪”二字。李文耀知道乾隆皇帝酷爱古董,尤喜雪浪石,便请直隶总督方观承奏闻清高宗,请移置皇苑。乾隆皇帝闻奏果然龙颜大悦,他亲自考证,写出了《御制雪浪石记》。乾隆皇帝认为,这块石头是片石,跟苏轼“雪浪石”石质不同i既然撰有“雪浪”题记,不应放置北京,而应该放置在定州众春园雪浪石之后。最终,乾隆皇帝将苏轼发现的雪浪石御题为“前雪浪石”,临城发现的雪浪石御题为“后雪浪石”。两块雪浪石,前后摆放在了众春园内。
  王氏兄弟,跌宕生涯中的忠实跟随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数次被贬,身边却常有两类朋友可以交心。一类朋友不会说话,却有他能听得懂的语言,诸如一石一水一松一鹤一风一月,一类朋友可以倾诉与倾听,如米芾、黄庭坚、秦少游,王氏二兄弟。
  王适、王通二兄弟,为宋时河北望族临城王氏后人,居两口村。熙宁十年(1077年),王适兄弟求学于苏轼,那时苏轼正在徐州任职。两年以后,苏轼被罢免徐州,转湖州,连连遭贬,苏轼的亲朋好友们,也大多怕牵连唯躲之而不及。风瑟瑟兮将行,送行的人寥寥无几,而王氏兄弟却不为所惧。送别老师,他们又返回来,将苏轼家眷护送至湖州,一直恭谨陪伴。
  苏轼转任湖州,闲暇时,常常携王氏兄弟赏游赋诗,在为王适题写的《与王郎夜饮井水》一诗中,他写道
  “吴兴六月水泉温,千顷菰蒲聚斗蚊,此井独能深一丈,凛然如我亦如君。”师生之间肝胆相照,不与世俗苟合的情趣隐隐显露在文字之间。
  到湖州不久,苏轼的谢恩奏章,又一次刺痛了朝中小人。御史中丞李定、御史何正臣等本来对苏轼嫉恨得要命,想通过打倒苏轼诛杀异己,这一下又找到了机会。他们早已把刀磨好了,现在苏轼居然来送死,真是不请自来。
  他们诬陷苏轼谤讪朝政,派皇甫遵到湖州勾摄苏。行前,苏轼自知凶多吉少。人们更是避之如瘟神,这次只有王适兄弟将老师送出郊外,他们安慰老师说
  “死生祸福,天也,公其如天何?”
  史上一场亘古罕见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就此爆发了。“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名称。苏轼被迅速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审问。条条罪状都置他于死地,严刑审问长达四个多月。苏轼认为自己必死无疑,连遗书都写好了。
  王适兄弟一边在京城湖州往返打点,一边照顾着苏轼的家人。然而仅凭他们的微薄力量,哪有回天的能力?在这个时期,王适认识了苏辙,苏辙深为年轻人“秀而和”的气度折服,也为他对自己兄长的笃实跟随而感动。苏辙也毅然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但是不但没有获准,却触怒神宗皇帝:苏辙一道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当时,太后病得奄奄一息,神宗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轼一人就够了!”太后还说:“这都是小人跟他做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现在想由他的诗,入他于罪,你可别冤屈好人。”当时朝臣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当朝左相吴充也对神宗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轼呢?”
  在这种情势下,神宗不顾反对派的阻挠,亲自下诏书释放了苏轼,把他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也无权签署公文。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离京谪贬黄州,路经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时,弟弟苏辙赶来劝导说:“哥哥总以君子之心度人,可不要忘了有人总以小人之心度哥哥呀!”苏轼深深感叹兄弟说的有道理。
  在送别宴会上,苏轼向弟弟推介王适,说这个年轻人“贤而有文,喜怒不见,得丧若一”,说感觉王适跟弟弟的性格特别类似,很投缘。交谈中话题自然转向王适的婚事,苏轼便代王适向苏辙求亲。苏辙慨然应允,将二女儿许配给了时23岁的王适。
  王适弟兄从此作别恩师,投奔苏辙。在苏家,王适既是苏辙的女婿,也是他的学生。当时,苏辙曾经写文赞他:”其于妻子也,严而有恩,和而有礼,未尝有过。”
  元丰四年,王适从苏辙筠州贬所启程,赴徐州参加秋举,过黄州,去拜望恩师。苏轼与侄女婿同去游武昌西山,作《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诗曰: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苏轼对侄女婿的科考寄予很大希望,对王适的学问和德行也深信不疑。李虞字方叔,系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宋朝文坛影响很大。李廪和王适同时参加科考,苏轼曾致书介绍王适王通兄弟“侄婿王子立,近过此,往彭城取解,或场屋相见,其人可与讲论,词学德性,皆过人也。”苏辙对女婿的科考更是关心,临行之前,细细叮嘱,并作《送王适徐州赴举》,表达了对女婿的无限期望,在送行诗中,他赞扬王适性如白玉,润莹可爱,诗文如朱弦,秀雅流畅,希望他像五月的春风杨柳,生机勃勃。
  元丰五年春,王适徐州科考不利,从徐州返回筠州,路过黄州再次看望苏轼,苏轼在新建的雪堂清夜赏月,作《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诗中,对他进行劝慰,并深信其才华必有彰显之日。归筠州之际,苏辙亲自外出迎接,作《迎寄王适》一诗。在迎寄诗中,苏辙告诫王适不要气馁,勤奋攻读,只要潜心学习,终会如大鹏展翅,前程似锦。之后,王适更加勤奋攻读,曾干元丰六年作《寒夜读书》和《灸背读书》,苏辙有和诗两首,一为《和王适寒夜读书》,另一为《和王适灸背读书》。
  元祜四年(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任杭州知府,十二月十五日,王适卒。苏轼得知王适下世,悲痛不巳,作《苦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在诗中,苏轼从十几年前认识王适开始回忆,赞扬其诗文秀丽,礼学尽然,咄咄逼人。叙说王适不年而亡,可悲可叹。回忆十多年前与王适交往之事,历历在目,如同秋风中的黄叶,一逝而过,只能深切地留在记忆中。
  王适英年早逝,苏辙事先并不知道。在这之前的元丰八年(1085年),苏辙以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诔回到京师。元祜四年,擢升礼部侍郎。是年秋,苏辙奉诏使契丹,次年春才回来。到达京城以前,他并不知道贤婿已于去年十月去世,而是到家之后才知哓的。元祜五年他所作的《王子立秀才文集引》对此有详细的说明:“九月,君以女弟将适人,将鬻济南之田以遣之,告予为一月之行。明年春,还自契丹,及境而君书不至,予固疑之。及家问之,日:噫嘻!君未至济南,病没于奉高。予哭之失声。”
  王适死后的第四年,其长兄王蘧将莫尸骨葬于临城龙门乡两口村(即现在的临城镇两口村)先茔之侧。王适身后留有一女,史称“第十四小娘子”,绍圣四年(1097年),由苏轼亲自求亲,嫁于其孙苏符。
  临城于苏轼,只是转瞬间偶尔的一瞥,比起定州、黄州、惠州来,他在临城的时日和经历,都匆匆又匆匆:但这一瞥,是困顿失意之中的一抹惊喜,是昏黄懵懂中的几许清激。临城,是他萌生希望之地:因了王氏兄弟,也是他时时追忆之地。
  千年的雨雪风霜,多少名胜和故事烟消云散,而《过太行——临城道中作》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前赤壁赋》还在碑刻上洋洋洒洒,邢州的“后雪浪石”还在期望着他赏玩。它们,可是在等待,等待那个伟大的诗魂,溯水而来。在静夜里案头展卷,再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