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年浴血抗战,日本对中国的唯一赔偿——抽签得来的34艘各型战舰
1945年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确了日本赔偿的原则——日本可以保留维持其经济运转所必须的工业设备和实物,其余的可以用来赔偿。
第一批被战胜国分掉的是日本海军剩下的142艘驱逐舰、巡洋舰及运输舰。盟军总部决定由对日参战的中、美、英、苏四个强国均分,作为日军战败象征性的赔偿。
1947年6月28日,四国均分日舰的典礼在盟军总部礼堂公开举行。为保证公平,四国抽签决定顺序,中国抽得第二;在抽取舰份中,中国抽得第二份军舰,含驱逐舰7艘、护航舰4艘、巡洋舰13艘、扫雷舰7艘及各型运输舰3艘,合计34艘,总吨位3.5余吨。
中国抽得的舰船,无论从吨位来看,还是从舰体保养情况来看,都要比美、苏、英抽取的要大一些,好一些,在场观礼的华侨们纷纷向中国海军致贺。
中国抽得的军舰分四批返抵国内。
1947年7月3日下午2时许,第一批赔偿军舰共8艘,驶抵长江口,7月6日上午举行了赔偿军舰接收仪式。此后,第二批9艘军舰,第三批8艘,第四批9艘,陆续驶抵上海和青岛海军基地。
这便是八年浴血抗战,日本对中国的唯一赔偿——抽签得来的34艘各型战舰。
二、台湾当局为求得“中国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为一党一派之私利而置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彻底放弃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赔偿
日本战后的赔款事宜是受美国操纵的。按照1946年3月美国政府制定的“临时赔偿方案”,“先期拆迁”计划将日本工业设备实物的30%作为直接受日本侵略国家的赔偿物资,其中中国可得15%。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为自已狭隘的战略所考虑,对这个30%的赔偿范围一减再减。最后中国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这期间,国民党政府派出中国首席代表吴半农多次严正交涉,但美国不予理会。
这其中的原因是,日本被打败以后,美国和苏联矛盾尖锐起来,再加上中国共产党将要在中国取得政权,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远东方面,美国亟盼建立一个反苏反共的基地,而环顾全球,只有在它控制下的日本最符合这个条件。于是转而扶持日本、抵赖赔偿,就成为美国的基本方针。
日本投降之初,国民党政府也曾打算向日索赔。但国民党撤到台湾后,他们为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在日本赔偿问题上一改原来的积极立场,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对美国对日和约七原则和备忘录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关于赔偿问题,台湾当局表示可酌情核减或全部放弃。
蒋介石为实现它以中国合法政府的身份参加对日和约的签字,不惜牺牲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此前日本曾威胁国民党说,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签订双边条约。
其实,这是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田茂玩的一个阴谋,目的是迫使台湾当局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放弃战争赔偿,与日本媾和。
1952年2月30日,台湾与日本和约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几经周折,台湾当局为求得一个所谓“中国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处处委曲求全、步步退让,为一党一派之私利而置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彻底放弃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赔偿。
三、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中国政府决定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1952年4月28日,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所谓的“日华条约”,双方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给予了强烈的谴责。
随着民间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实际上进入了半官方半民方阶段,恢复日中邦交已为期不远。但恢复邦交,必然要对战后日本赔偿问题作出决定。在这一问题上,我国领导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态。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实行了两项重大转变:一是美国承认中国并就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谈判;二是征收10%的进口税,主要目的是打击日本,同时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
这两项与日本关系极为密切的政策出台,美国人事先却没有打个招呼,而是以一种突然袭击的方式,狠狠打击了精神上毫无准备的日本。
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们不能不反躬自问,对华政策上紧跟美国是否做错了。
田中角荣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想与新中国改善关系,但战争赔偿问题又摆在中日两国政府的面前。在田中访华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对方提出赔偿,只要数额适当,他打算赔。
1972年7月以后,中国为实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进行积极的准备,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湾断交。中央关于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愿望。
周总理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襟怀,也代表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宽容大度和长远眼光。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建交。同时中国政府还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