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受各种影响,人们习惯给《水浒》贴上农民起义的标签。其实一部《水浒》从头到尾,和农民、农村、农业都没有太大关系。
《水浒》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出自各行各业,下级军官、无业游民、惯偷、城市闲汉、小牢子……真正可以算是农民出身的,只有打渔的三阮兄弟、打猎的解珍解宝等几人,可谓寥寥无几。
至于好汉们上山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他们或因杀人犯法、避罪上山,或因与梁山义军交战失败,无奈上山;或因军师吴用设计,被“请”上梁山;或因官府逼迫,投奔梁山。因为交不起地主地租而上山的农民“杨白劳”,一个也没有。
《水浒》好汉们“风风火火闯九州”,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有好几次,如大闹江州,攻打高唐州、青州、大名府、东平府,三打祝家庄,两攻曾头市,但都不是农民在“斗地主”。
三打祝家庄,是因为“鼓上蚤”时迁偷了祝家庄酒店的报晓鸡,被祝家庄拿住了,晁盖认为时迁偷鸡使梁山名声受辱,要洗荡祝家庄;而宋江是因为山寨里缺少钱粮,正好以此作为借口,洗荡了祝家庄。两攻曾头市,则纯粹是因为曾家五子夺了梁山泊的好马引起的。
好汉们的行动甚至没有得到当地群众的响应。在梁山泊附近的人民群众,对好汉们不但不感到亲切,反而感到惧怕。李逵来到寿张县衙门口,大叫一声:“梁山泊黑旋风爹爹在此。”这一下,不仅吓得县官开后门逃跑,还“吓得县中人手足都麻木了,动弹不得”。
李逵的活动就连他的哥哥李达(此人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也不拥护,甚至去唤财主家的庄客来捉他送官。
《水浒传》中的梁山队伍大致可用六个字概括:大规模,低纲领。
规模之大,不用赘述。纲领低到何种程度呢?低到只讲“忠义”,只求招安,不求进取,最后则主动地要去镇压其他农民起义。从宋江等人的所作所为看,很难讲得通是农民起义队伍。
《水浒》写了许多生活小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写的几乎都是城市生活,而不是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如东京城高俅发迹,渭州城金老父女落难,郓城县阎婆惜卖俏,阳谷县王婆说风情,东京城李师师留客等等,都写得栩栩如生。至于书中写到的农民,除李逵的哥哥李达有个姓名外,其余的差不多都没有姓名。
当然,这丝毫不会影响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它仍是我国古典名著中一部英雄的传奇,一曲悲壮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