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发展民生经济势头强劲

2011-12-29 00:00:00雷雨虹
新西部 2011年6期


  横山,作为榆林的后花园、西部崛起的新星、晋陕宁蒙能源经济圈的纽带,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注定以其逆风高举、壮丽辉煌载入横山发展的史册,注定以一组组数字、一幅幅画面、一张张面孔令人回味悠长、难以忘怀。
  横山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正气、讲团结、抓创新、谋发展,全面实施“两区、一库、一带、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张名片”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榆横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在建设晋陕蒙能源经济区和榆林经济圈的新中心的征程中翻开了崭新一页。
  
  以人为本发展民生经济
  
  “现在我们村是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安到户头,看病有医保,子女读书不花钱,去年,政府还给我们修了沼气。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美化,干干净净,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提起农民得到的实惠,响水镇白岔峁村的冯大妈激动不已。
  横山县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工程从6项增加到10项,投资额由1亿多元猛增到10亿元,群众受益更加明显。
  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保障性体系逐步健全。5年来,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近11784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6.18%,17.37万人次参保群众受益。发放城镇低保金4128.47万元、农村低保金1354.55万元,企业养老保险金征收突破亿元大关,5.8万余人次城乡群众的养老保障差距逐渐缩小。城区新增住房从零到交付廉租住房478套、建成经济适用房9000余平方米。
  城乡道路交通极大改善,全县建成通乡三级油路六条220公里,铁路高速公路157公里,改造国省道146公里,新修通村油(水泥)路、通达工程,大古界至庙畔24公里四级通乡公路、邵家洼至殿市23公里三级运煤专线,及榆马大道至横山县城31.8公里一级公路,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衔接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新建公路总里程达到前10年的总和,完成乡村公路投资超过3个亿,358个行政村通畅率达到57.6%。县城与乡村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半日即可到达周边重要城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全县共争取国家投资3230万元,新建除险加固淤地坝,新改建渠道84.04公里,新增有效灌面17600亩,改善和恢复灌面24100亩,整理土地12.8万亩,新增耕地1.7万亩。
  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五年来,总投资1.2亿元,实施重大工程八项,撤并学校163所,培训教师6900人次,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研究26项,招聘教师344名,高考上线率直线递增,两免一补、蛋奶工程和“三类”学生资助项目额突破1.83亿元,受益学生万人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计生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2400万元奖扶293人,检查育龄妇女10万人次,建立电子档案3.8万份,治疗患病对象万余人次,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83个,聘用专职计生村长、中心户长4000名,综合节育率达90.41%。
  卫生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共争取到卫生项目110个,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所118所,添置、更新医疗设备3222件,培训乡村医生1800人次,新农合参合率和资金使用率分别达96.18%、72.36%。
  “十一五”期间,横山县建成户用沼气8936口,农村电网改造181个村,电信宽带移动用户达到20.8万户,城市供水户数达4050户,供水普及率90%,基本实现了广电传输乡乡通,移动网络全覆盖。
  5年间,全县完成造林种草5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中幼林抚育75万亩,低效林改造5万亩,育苗1.5万亩,绿化重点村和重点古迹庙宇130个,实现林业总产值1亿元。如水墨一样在横山大地浸染开来的绿色,赢得了国家林业总局局长贾治邦的高度评价。
  “横山羊肉和横山大明绿豆分别被农业部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横山县县长刘维平介绍说,县财政安排农业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涉农投入由全省57位上升到27位。粮食总产15.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突破8亿元大关,人均产业化经营纯收入净增2500元。
  
  改造城市改善人居环境
  
  “十一五”期间,横山全面实施榆横一体、城乡一体化战略,用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各负其责的举措和产权置换、社会融资、以城养城的理念,加快县城扩容改造和“双创”步伐,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榆横工业园区三产服务区建设进程。
  小河滩治理一、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彻底改造了周围人居生态环境,与芦河防洪堤工程一起为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观。中心区改造建设工程即将完工,将和南街广场一同成为城乡群众购物、休闲、居住、娱乐的理想场所。
  5年来,商住小区、文化旅游大厦等十大市政工程,怀远路、西沙路等道路和桥梁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绿化城市面积1万多平方米,硬化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公厕22个,安装路灯400多盏。鳞次栉比的幢幢高楼、纵横通畅的条条街道,浇开了人们舒心灿烂的笑容。
  如果说老城区的提档升级给横山人的生活带来现实的改观,那么新城建设则为横山人绘就了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横山在全市率先完成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8个建制镇、113个村庄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王圪堵水库旅游服务基地总体规划相继付诸实施,基本形成了西南新区“三纵三横”的道路网络框架,新区起步区配套功能不断增强,榆横工业园三产服务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而与榆林市城市建设规划实现了整体对接,互联互动,榆横一体化正在由梦想变成现实!
  
  节能减排见实效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横山县把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杜绝超标排放污染物。关闭兰炭企业11家,即将建成兰炭生产园区三个,每年完成财政节能研发投资100万元。一批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投入生产领域后,初步形成了几条主要循环产业链条。
  “‘十一五’期间,我厂先后应用了柴改电技术、注水加压技术和管输工程及冷脱水工艺,每年节电30多万度,标准煤300余吨,降低轻质油损耗1800吨,增收780万元,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采油厂负责人说。秋日的石油产能区,天高云淡,层林尽染,色彩鲜艳的抽油机,如健壮的西北汉子,矫健地舞动着,黑亮亮的原油汩汩奔涌而出。
  大工程、大手笔,是横山节能减排工作的亮点。污水处理厂在鞭炮声中竣工投用,累计完成总投资4650万元,日处理规模近5000吨,县城城区内的污水经处理后变成涓涓清流汇入了芦河。投资1800万元的垃圾填埋场开始运营,年处理垃圾3万吨,有效使用期10年以上。
  伴着县城大气污染治理和双创工程的向前推进,3500多户居民和机关、餐饮服务业使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供气面积达15万平方米,供气普及率超过10%。横山县2007年节能减排降耗工作,位居全市第二;2008年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在市县环保目标任务考核中进入优秀等次,位居全市第一名。
  
  文化名片放异彩
  
  2007年以来,横山县全面打造具有横山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横山文化迎来了她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元宵佳节,县城秧歌汇演、陕北说书等系列春节文体括动高潮跌起。响彻云霄的腰鼓,张扬了横山文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精心编写的《横山起义》电视剧本,顺利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确定为重大革命历史体裁剧目,计划在3年内完成拍摄在全国上演。《心系白岔峁》、《马家婚事》等四部剧目荣获首届陕西省农民戏剧节和全省小戏小品大赛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吉祥腰鼓》继奥运会前夕进京表演后,又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摘取银穗奖,2010年横山老腰鼓在“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上一展雄风,捧回了文化部关于“中国秧歌之乡”的命名;以横山特色文化底蕴为背景的《横山映象》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成功播出,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名片的知名度。
  近年来,横山县先后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一名、中国能源百强县等多项桂冠,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由2006年的48位跃升至14位,被评为经济发展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之一。2010年,横山又入选全国科学发展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5位,成为了榆林市惟一入选百强的县区。
  如今,横山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社会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都源自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的源头活水。34万横山儿女意气奋发,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直挂云帆,长风万里,一个和谐魅力的新横山必将呈现在塞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