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和谐 宜居

2011-12-29 00:00:00颖红张炜
新西部 2011年6期


  “要以创建‘工业大镇、蔬菜名镇、商贸重镇’为奋斗目标,以‘镇创十佳,村创百强’为抓手,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切实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这是来自渭南市“十佳乡镇”、陕西省30个重点示范镇之一的华县瓜坡镇镇党委班子的强音,更是指导全镇小城镇建设豪迈前行的号角。
  瓜坡镇位于华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距离渭南市16公里,陇海铁路、西潼高速、310国道穿境而过,境内拥有陕西东部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全镇总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万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5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谋划以超前的思路规划重点镇
  
  “要打破小城镇建设的瓶颈,就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突破常规束缚,实现超常发展。”年初在瓜坡镇的党委班子工作会上,镇党委书记王育红率先提出了这一理念。与此相伴随,一条“用工业优势提升重点镇,用农业优势带动重点镇,用人口聚集发展重点镇,全方位对外开发开放”经营的新思路脱颖而出。
  继续坚持“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招商”的既定思路,充分依托陕化集团和工业园区,简化手续、跟踪服务,争取污染小、利税大的企业落户瓜坡,不断改善外围投资环境,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促成每一个项目和企业的落地生根。用工业反哺农业,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镇企合力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做到工业强镇。
  瓜坡镇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该镇充分利用西潼高速、渭蒲高速和渭蓝高速的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加快物流和信息流,用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发展促进重点示范镇建设。
  用人口聚集发展重点示范镇。把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农民进城落户政策相结合,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加快搬迁安置陕化集团周边4个村1000户群众,为城镇聚集人气,把陕化集团的供热、供气等引入镇区,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入住镇区,截至目前,已有周边500多户群众在镇区购置了房屋,近2000名群众在这里从事餐饮、建筑和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从而加快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多元投入以开放的理念经营重点镇
  
  围绕“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招商”的既定思路,瓜坡充分依托陕化集团和工业园区,发挥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和集群效应,招商工作取得跨越性突破。9052项目、陕化尿素老系统改造等项目顺利实施;10万吨1.4丁二醇扩建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争取中省市资金2500万元。
  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面貌发生巨变,渭南首个城乡统筹示范小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完成了瓜坡正街改造,北新街建设、集贸市场建设、水源地、镇区小华山水库引水、群众休闲广场、中环路南段和供电系统等工程,实施了街道绿化、亮化工程,安装了LED大屏幕,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三个商住小区20余栋商住楼不久将建成使用。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全方位地为陕化煤化工项目搞好服务,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有策略地开展工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投资环境明显好转。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生态、和谐、居宜的新瓜坡,镇内已建成一个占地27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招商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智慧管控以全方位发展建设重点示范镇
  
  围绕“菜畜果”等主导产业,全镇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到1300棚,大拱棚2200棚,蔬菜面积发展到3.5万亩次,产值达3亿元。涌现出了君朝、南沙等一批蔬菜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全镇畜牧业迅猛发展,新增规模化养殖户22户,生猪存栏2.3万头,牛存栏0.4万头,鸡存栏达31万只,全镇“一村一品”示范村的人均纯收入由5500元增长到8600元,高出全县人均纯收入40个百分点。
  同时,该镇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和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村级党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围绕转变乡镇职能,全力抓好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农家书屋13个,各村成立了秧歌队、锣鼓队、自乐班等民间组织,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评选竞赛活动,李托村的曹战荣被评为渭南市十大孝子,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