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76TRCWdb2ab9yKPZV6vkLm.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Pq6KHAVzKTV3RxNwfUm6Eb.webp)
他不曾想到,到北京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为农民推销脐橙,会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关注;他不曾想到,暗拍干部上班迟到、早退、玩电脑游戏等行为,会引起网民争议;他不曾想到,在湖北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下简称“三万活动“)中,夜宿农家撰写出《爱民十戒书》,会受到省委书记的推荐,并引起全国数百家媒体的兴趣,同时也将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就是湖北省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湖北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工作者,三峡库区第一县、屈原故里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烺。2001年至今,他先后担任秭归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书记职务。十年来,他带领全县老百姓在三峡地区开辟出了一条发展新路,让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秭归迅速崛起于西陵峡畔,成为享誉全国的“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县城。
他重行动少言语,他智慧严肃不失幽默。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更是朴实、爱民。屈乡人民形容,他在群众面前直率、坦然、诚信、和蔼,是一位不穿“马甲”的县委书记。本刊走近这位基层的“班长”,讲述他用实际行动浇筑民生“三峡大坝”的故事。
“网下”的较量
4月10日21点30分。郭家坝镇郭家坝村十组。
罗平烺与村民们在一起,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窗外,寂静弥漫山野。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访民情活动,而是罗平烺与村民的一次特别约会。
村民龚发财,激动地调着电视频道,他边调边说,效果还不错、还不错。一旁的罗平烺,只是点了点头。龚发财又试了试电饭煲等电器,都能正常使用了。这时候,罗平烺才高兴地笑了。他说,“我今天来这里,和大家在一起看电视,兑现我一个月前与大家的约定,也是我们对过去工作上‘欠账’的一种补偿。”
原来,在“三万活动”中,他走访村民时,发现这一片老百姓多年没看过电视节目了。一了解才知道,是因为农网改造不到位,供电电压太低,家用电器都成了“摆设”。罗平烺当即自责地对村民们说,“农网改造快十年了,在这么一个并不是很偏远的地方,群众看电视都比较困难,还是我们工作的失职啊。”
随后,他现场掏出电话,质询县电力公司负责人,要求他们迅速改造农网,提高等级,让这些农户能够正常用电。他说,“反正过几天,我要来看电视。如果农户没电视机,我自己带电视机也要来看。”
而此时此刻,互联网上也是一片热闹。不过,网民们热议的不是这个约定,而是罗平烺亲自撰写的《爱民十戒书》(以下简称“十戒”)。这些网民中,不乏秭归的群众。搜索显示,转载“十戒”的媒体一夜之间达一百多家。
“十戒”是罗平烺在“三万”活动中,走访农户、夜宿农家后诱发的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感悟。他写道,“人民公仆需谨慎,执政为民是灵魂。一戒敬民心不恭,高人一等难服众;二戒亲民喜作秀,哗众取宠骂不休;三戒察民太轻浮,民生百样皆辛苦;四戒利民位不正,劳民伤财结怨深;五戒惠民凭主观,一厢情愿事难办;六戒帮民如施舍,嗟来之食生隔阂;七戒助民守教条,麻木不仁气难消;八戒视民为刁顽,以怨报怨人心散;九戒问民功不深,锦囊利器在基层;十戒便民心气躁,有求必应受称道。劝我同志常忧患,干群和谐天下安。”
在“四大家”联席会议上,“十戒”以“参阅件”的形式下发到广大干部手中。经当地党报报道后,引起了省委书记李鸿忠的关注,并要求在全省进行推荐。一时间,网络波澜顿起,罗平烺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虽然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主流媒体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十戒”融警示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体,抓住了群众工作的“七寸”,击中了一些干部的软肋,与“十谢歌”是一种对唱,广大干部应该细读细思,但一些网民还是质疑“十戒”是作秀,跟贴、评论不断。
在罗平烺看来,这些波澜都是一种正常现象。他说,作为一名干部,只要诚心诚意为民谋利,就不惧评价,用实际工作效果来评判言行,一切质疑自然会烟消云散。与村民高兴地一起看电视,算是对网上热炒的一次小小回应吧。
信外的“功夫”
登上“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185米观景平台,一个个富有三峡特色的景点尽收眼底。大坝雄卧眼前,洪水滔滔冲出泄洪口。坝上,是另一番迷人景象。不远处,是风平浪静的万顷平湖。平湖之滨,有一座宛若彩带的城市,盘绕在山水之间。
这座美丽而年轻的城市,就是秭归。秭归,一个历史悠久的胜地。从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走出过爱国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还有革命英烈夏明翰。如今的秭归,不仅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农业大县,还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罗平烺说,正是秭归移民搬迁人口多,贫困人口多,社会矛盾复杂,关心群众疾苦、理顺群众情绪、和谐干群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一些看似民生的小事,稍有处理不慎,就易酿成群众工作“大祸”。“民心向背、社会治乱往往系于小事的累积。”近些年,秭归虽然构建了预测预防、信访接待、协商调处等五大信访长效机制,并深入开展以“县委书记大接访”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但仍有许多老问题需解决、新问题需预防,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爱民”,爱民之要首在“敬民”。
敬民不是政治口号,而是表现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从一张笑脸、一杯热茶开始。“敬民无小事,如行薄冰上。”对此,罗平烺感触颇深。
远在深圳打工的秭归籍青年王宜锋,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3月31日下午三时零五分。那个时刻,他在深圳接到了罗平烺回复的近千字的电子邮件。王宜锋激动地回信,“非常感谢您对我反映的事情的重视和处理”。看到这封简短的回复,罗平烺心里的又一块“信访”之石才稳稳地落了下来。
罗平烺回忆,春节后接到小王邮寄的信件,安排专人上门和小王的家人进行了沟通。对于小王反映的“因秋千坪隧道爆破作业导致房屋受损影响居住安全问题”,他立即要求县协调办按照有关程序,委托有关资质单位对房屋受损情况进行了鉴定。实情了解后,他现场协调建设局、扶贫办,将小王的房屋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为解决群众所盼所想所需,罗平烺提出“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委群众工作部,设立群众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先后深入归州镇、沙镇溪镇、茅坪镇西楚居委会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和“四访促和谐”等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他每年亲自批阅的来信近300件,接待来访群众达100人次,亲自处理信访疑难案件在50件以上。2008年,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先进个人”。
“信访人首先要能找到接访的人,找准解决问题的人。”罗平烺率先向群众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提出县级领导除正常的接待日外,每月特别增加县委书记接访日、县长接待日。同时,每个月集中“会诊”一次重要信访问题,领导包案解决“钉子案”、“骨头案”。
茅坪镇杨贵店村,集坝区、库区、开发区于一体,社情最复杂、矛盾最突出。罗平烺主动挑起这块“硬骨头”,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下访”到村,现场办公。村民谭少敏反映搬迁后的宅基地无法落实,残疾人蔡定虎说采购建房的木材因无运输证被林业执法部门没收,杜菊三诉说了仍未完结的孙子医疗纠纷案。一旁认真听认真记、不时安慰村民的,正是罗平烺。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一一指定了解决问题的牵头部门,要求限时依法予以妥善解决。满脸怒气而来的群众,个个满意而归。
但与群众的期盼相比,停留在办具体事上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功夫”,在于研究长效机制,抓源治本安民心。为此,秭归县每年“勒紧裤腰带”,拿出3亿多元改善民生,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廉租房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村干部医疗保险等民生工程。这个放在全国并不起眼的数字,在当地却占了财政总支出的七成。
在罗平烺收到的来信中,也有不少的感谢信。两河口镇退休职工尤庆福感谢他“为一个普通职工撑了腰”,他多年反映的少算退休工龄问题得到了解决,每个月增补工资276元。难怪,王宜锋说,没想到会收到县委书记的回信,更没想到会这么快,功夫在信外,“真是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
践诺的魅力
“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民间疾苦放在心上,竭尽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全县多数群众少受苦,能致富;少忧患、有靠山。义无反顾、全心全意地为全县老百姓做几件好事、干几件实事,力争办成几件大事。”
这是罗平烺在当选秭归县人民政府县长时,献给40万秭归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终生难忘,他努力践行。
2008年初,一场特大冰雪灾害,横扫三峡库区。20多万亩秭归脐橙,遭受重创。年底,又遇上世界金融危机、四川广元“柑橘风波”,秭归脐橙一下子掉进“冷宫”。这可是14万柑农的“命根子”啊!
情急之下,罗平烺深入柑橘主产区进行调研。与柑农、商贩交流中,他发现政府在市场引导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回来后,立即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脐橙销售问题。随后,制定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决定把节庆活动办到市场最前沿北京,广泛联系大超市、大批发商。
年底,首届“北京·秭归脐橙节”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如期举行。凛冽寒风中,他走上街头,“吆喝”着向北京市场推销秭归脐橙。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关注。走进“焦点访谈”的罗平烺说,这是最好的广告,是14万柑农最大的收获、最意外的收获。
类似的脐橙节,在北京、哈尔滨、太原等大城市,接连不断地办了下去。去年,在第三届“北京·秭归脐橙节”上,罗平烺胸有成竹地说,“吆喝”秭归脐橙绝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沽名作秀。的确,三年来,他们通过异地办节打开了华北和东北脐橙销售市场,在北京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新发地建成“秭归脐橙”交易大厅,与北京家乐福、美廉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正式签订直销合作协议。
三次进京“吆喝”秭归脐橙,使柑农认识到品改的重要性,三年柑橘品改5万亩,全县伦晚、纽荷尔等优良柑橘品种面积占到了柑橘总面积的70%;使农村经纪人、个体运销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了出来,逐渐成为秭归脐橙流通的主体力量。作为屈原故里跨越发展的“领头人”,罗平烺更清醒地认识到,壮大脐橙产业大有可为。去年,秭归提出了走深加工之路、建设百亿脐橙产业园的宏伟蓝图。罗平烺笑着说,这算不了大事,算一件实事吧。
近些年来,紧临三峡大坝的秭归,在他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目标,实现了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去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高位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781万元,同比增长36.53%,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一个拥有梦想的人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一群拥有梦想的人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团队和群体。”罗平烺正团结一群人,放飞着梦想,让秭归“飞”。带着对“十二五”规划蓝图的憧憬和希冀,沐浴着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浪潮,他们提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培育5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3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规模内企业”的新目标。
“申遗”成功后,首个国家级端午文化节在秭归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省委书记李鸿忠、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等省领导,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和海峡两岸的知名人士、诗人、学者以及嘉宾,共襄盛典。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感慨地说:“来到屈原故里秭归,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震撼,举办端午文化节是一个很好的开头,相信不久秭归一定会声名大震。”
如今的秭归,正阔步前进在“声名大震”的征途上。
罗平烺的承诺,丝毫没有改变。他依然甘当群众的最牢固“靠山”,如巍然屹立的“三峡大坝”。
“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后,回首时无怨无悔,群众总结时能给予更多的肯定,这样就够了。” 立足凤凰山上,眺望高峡平湖,罗平烺平静地说。
责任编辑 张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