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BWRkrQQn5rrDsZLH9DzBFC.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JiF9V5tsWo4cSGUNk97Kfu.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eLyGyMkyEhZepmW5LSurbw.webp)
中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从世界品牌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来看,虽然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逐年增多,其品牌价值也在连年提升,但全国发展不平衡,与国际知名的纺织服装品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亟须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亟待实现纺织服装“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纺织服装业而言,就是要实现由卖纺织服装产品向卖纺织服装品牌的转变,由纺织服装产品中国制造向纺织服装文化中国创造的转变。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价值在国内不断提升。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是一家国际性、专业性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也是一家奉行“独立公正”原则的权威品牌评审机构,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这家机构从2004年开始对中国报名参评的本土品牌首先进行资格评审,然后根据品牌价值=E×BI×S的公式计算其价值,其中E表示调整后的年业务收益额,BI为品牌附加值指数,S为品牌强度系数。其结果每年6—7月公布,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纺织服装行业入选500强的品牌数量在增加、品牌价值在提升、品牌位次在前移,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
一、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逐年增多
世界品牌实验室自2004年开始评选中国500最有价值品牌,已经连续评了七届,笔者对这七届的纺织服装的上榜品牌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纺织服装2004年只有37个品牌上榜,其后除2008年外连年增多,到2010年有53个品牌跻身中国品牌500强(见表1),而且名次也在不断前移。雅戈尔2004—2006连续三年名列纺织服装类品牌价值第一名,在500强中名次分别是50、55和52。随后2006—2010连续四年鄂尔多斯雄踞榜首,在500强中名次分别是62、49、37和37。面对众多产业的挑战,纺织服装上榜品牌增多,证明我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正在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品牌集群正在崛起,我国的纺织服装正在处于升级转型的快速发展期。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B8UQyL5fj5i6z95dS5yXM6.webp)
2004—2010年,纺织服装在国际上历经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2005年1月开始进入的后配额时代,另一个是 2009年世界进入的后危机时代,在这七年间,中国的纺织服装进行产业的再定位,2009年温家宝总理指出:“纺织服装产业是支柱产业,应大力支持其发展。”为旷日持久的纺织服装是传统产业还是支柱产业之争盖棺定论,并把纺织服装产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把纺织新材料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从此,纺织服装不仅仅是事关民生的工业,也是国家支持和扶植的产业,新的定位意在向世人宣布,纺织服装正在实现“两个转型”,即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这七年间,中国纺织服装面对产能过剩,积极发展出口的同时,通过“限产压锭”与“减量增效”,大力培育本土品牌,通过品牌营销,与蜂拥而至的国外“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发展,我国的纺织服装开始了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升级,由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的升级。
二、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连年提升
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苦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深知品牌经营的重要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企业重组,注重品牌的策划和塑造,注重品牌的延伸和保护,伴随着商务部2006年启动的“品牌万里行”活动,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国际化重点进行“五牌”,即重新洗牌、敢于亮牌、善于借牌、创新出牌、铸造名牌,使一批纺织服装品牌脱颖而出,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茁壮成长,品牌的价值也与日俱增。从表2可以看出,2004年37个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的价值主要集中在30亿元以下的区域;2005、2006年上榜品牌大部分也是集中在30亿元以下的区域;但比2004年50~100亿元间的品牌增加了3个;2007年30亿以下的品牌仍有26个,与前几年大体相同,但30.1~50亿以下的品牌却增长到11个,而且还产生了1个100.1~200亿元的价值的品牌;2008、2009、2010年上榜品牌机制10亿元以下的数量在减少,主要集中在10.1~100亿元之间,2009年有1个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2010
年又有1个品牌创出新高,突破300亿美元。另外,2004—2010年每年上榜的纺织服装最后一名的品牌价值,分别是5、5.27、5.61、5.89、8.15、8.25和9.8亿元,在上榜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底部抬高,无疑也能说明我国的纺织服装品牌价值在提升。
三、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来源相对集中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在国内发展是不平衡的,纺织服装在中国500最有价值品牌的上榜数就是最好的佐证。从表3可以清楚看出,一是连续七年来,上榜品牌的来源地集中在沿海的东部地区,其中又以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居多,且在这些区域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品牌集群。二是中西部地区除内蒙外,无一上榜,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还比较弱,发展显得滞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照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有订单的纺织企业通过采购和经营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合作;鼓励优势纺织企业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的对接。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纺织服装不仅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胆地“引进来”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行品牌培育,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做OEM,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把我国纺织服装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国内进行品牌营销,不断营造品牌文化、注重品牌形象、加强品牌推广、延伸品牌产品,借鉴国际纺织服装品牌经验,通过租牌、借牌和发展自主品牌出口,不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成为国内强势品牌、知名品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中外纺织服装品牌差距仍然很大
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服装大国,在国际上却是品牌小国。据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这与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2007年《商业周刊》发布了世界100强品牌中,中国无一品牌上榜,而榜上却有10个纺织服装品牌,排在百强第17位的路易斯-威登品牌价值高达202.31亿美元,而当年排在中国500强最有价值品牌纺织服装类第一名的鄂尔多斯价值却只有100.27亿元,2010年排在中国500强最有价值品牌纺织服装类第一名的鄂尔多斯价值虽然提升很快,达到303.36亿元,但与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纺织服装产业事关民生,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棉花、化纤原料不断涨价,国内CPI居高不下,劳动力的工价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大量的国外洋品牌进驻国内市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亟待转变发展方式,不能再在“红海”中大打“价格战”,而要积极开辟“蓝海”,完成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尽快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尽快缩小与国际纺织服装知名品牌的差距,实现纺织服装“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危机时代服装自主品牌国际化研究》(2009y072)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