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评估壳资源的投资价值均存在不足。文章以当前证券市场为背景,研究怎样去评估壳资源的理性价值,提出了实物期权定价法,构建了适合于壳资源评估的B-S定价模型;通过确定我国壳资源价值的评估机制,以有效指导企业在借壳上市时制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并且为监管部门制定有关上市、再融资以及退市等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B-S期权定价模型; 壳资源; 投资价值; 评估
2007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证券市场的最大制度障碍也得以解决,市场随之带来的是新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发行制度,借壳上市在此背景下也呈现出新的景象。2009年3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推出,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一方面冲击了对壳资源的需求度;另一方面创业板的推出会给主板上市公司带来新一轮的竞争压力,使主板众多上市公司为追求长远发展而积极进行资产重组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这种战略转型会滋生新的壳资源。非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些壳资源实现自身转型和借壳上市,主板市场和创业板的互动促进了壳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改革,会使借壳上市中的买壳方决策趋于理性,对上市公司的定价也将趋于合理。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壳不再具有炒作价值,壳资源价格将逐渐回归到合理范围,壳资源的交易更加趋于理性。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然而,在壳资源投资价值的评估中,这三种传统方法却是不适宜的,每种方法都存在着局限。买壳方获得了壳资源实际上是拥有了某种投资机会,这种投资机会就表现为一种期权,壳资源的投资价值取83Frit6Va3/snvgkRavU5w==决于能否运用到这种投资机会。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如收益法不能处理这种“投资机会”,“灵活性”地价值评估。因此,针对壳资源的投资价值评估,本文提出了实物期权法,并构建了适合于壳资源评估的B-S期权定价模型。
一、壳资源价值的期权特性分析
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Stewart Myers教授首次提出实物期权概念。他指出,“一个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是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即允许决策者在获得新信息后,再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备选投资项目。因为实物期权同样具有期权的特性,因而可以应用评估一般金融期权的处理方式来确定其期权的价格。由于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所以把它称为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对实物资产进行决策的工具。实物期权是广义期权的范畴,它是以金融期权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实物资产中,尤其是资本预算评估及投资决策上。当未来的市场环境比较不确定时,实物期权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战略决策所做的相应调整。与传统的项目投资评估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物期权能够重视到不确定性投资结果的问题,并把这种不确定性作为评估投资的重要因素。
根据借壳上市的定义,整个借壳上市的过程可用图1表示。
如图1所示,假设现在的时点是零时点,为买壳成功的时点;壳公司退市时点为n3,那么在0到n3期间内买壳方可以选择任意时点,设为n1(0<n1<n3)对壳公司重组,设重组收益在n2时点取得,则n2>n1。
壳资源带给买壳方的价值表现为,一旦买壳方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就等于获得了一项权利——选择在某个时点或时期对壳公司进行重组的权利。在壳公司退市时点之前,只要买壳方预期重组收益现值能够大于重组成本,那么买壳方就会执行期权,对壳公司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否则买壳方将暂时不执行期权,而是寻求更好的重组机会或者是将壳资源再转让出售。可以看出对买壳方而言,壳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设S是预期重组收益的现值,K为重组成本的现值,则壳资源带来的损益状况如下:
壳资源带来的损益=S-K当S>K
=0当S≤K
买壳方作为壳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选择对壳公司的重组时点,因而,壳资源又是美式看涨期权,即只要期权标的物资产的价格大于期权的执行价格,则期权持有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按照约定的执行价格执行期权。期权合约包括22EptdAEh2vKfHoEwlk1LA==四个项目:标的资产、期权执行价格、到期日和数量。壳资源作为一种美式看涨期权,其价值实际上就是该项期权的价格,标的物资产为重组收益,执行价格为重组成本,执行期限为获取壳公司的控制权至壳公司的退市期间。其损益图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买壳方的借壳上市损益图与看涨期权损益图相似。借壳成功后,当预期重组收益现值大于重组成本时,则买壳方执行期权,对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此时买壳净收益为正,重组收益现值越大,买壳净收益就越大。而当预期的重组成本现值大于重组收益现值时,买壳方则暂时不执行期权,由于为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已经支付了壳费,因此,买壳净损失就为已经支付的壳费。可以看出,买壳方的损失是有限的,最大损失额为壳费,而收益却是无限的,收益随重组收益现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壳资源投资价值评估
(一)模型设计
实物期权方法是将金融期权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实物投资领域,从理论上来说,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定价原理具有类似性,因此可以利用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来推导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
1973年,Fise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提出B-S期权定价模型。此模型是基于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建立的,将二项式中每一期的时间长度和股价运动时距缩短至零,将时期数扩展为无穷大,就可以推导出B-S期权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与二项式定价模型的原理是相似的,即假设在下一期末,标的资产的价格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上涨或下跌。根据无套利原理,若不同项目或组合能带来相同的现金流或支付,那么二者当前的价值就必定相等,因而可以复制在单期中能与期权产生相同现金流的组合,则复制的组合与期权的当前价值相等;再将时期数扩展为无穷大,即可得到B-S期权定价模型,其定价公式为:
C=S×N(d1)-PV(K)×N(d2) (1)
其中:
C——欧式看涨期权价格
S——标的物资产的价格
K——期权的执行价格,PV(K)表示期权执行价格的现值
T——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
r——无风险利率
δ——标准差,资产价格波动的标准差
由于壳资源的利用是一种美式期权,因而利用此公式时,需要进行调整,本文采取的调整方法就是根据时滞期的长短对现在时点贴现,贴现率选用“现金流/资产价值”比率。
(二)模型输入变量分析
从B-S期权定价模型的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标的物资产的价格S、期权执行价格的现值PV(K)、标的物资产价格波动的标准差δ、无风险利率r和距到期日的时间T。在对壳资源期权的定价中,这些参数的特点如下。
1.标的物资产的价格——重组收益现值S
从壳资源期权特性看,未来是否执行期权关键在于壳公司能带来的重组收益与重组成本的比较。因而,壳资源期权的标的资产就是重组收益,其当前的价值就是用无风险利率将预期的重组收益折现到当前时点的价值。对买壳方而言,关键是要确定未来的重组收益,未来的重组收益主要表现为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的收益增加额、买壳方溢价向壳公司出售后续资产及税收优惠。
(1)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收益增加额ΔR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红利的比例相当低,相对于债权筹资,我国的股权筹资成本较低,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在借壳重组后壳公司的业绩提升,获得配股资格,这样就可以用配股筹集的资金投资于新项目,扩大业务规模,获取新项目带来的收益。
假设在配股前壳公司每年的税前收益为R0,总股本为Q,新项目投资需要的投资额为X,配股价为P,新项目所需资金都通过配股筹集,则需配股X/P股,配股前的总股本为Q,配股后总股本为(Q+X/P)。新项目每年增加的息税前收益都为R1,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T,非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T',q为买壳方获得的上市公司的股本。
一般情况下,配股所得资金都来自流通股股东,因为国家股、法人股一般都放弃配股权。由于壳公司在配股前的税前收益为R0,因而买壳方上市筹资的单位资金成本为[R0(l-T)]/(P×Q),则筹集投资额X的资金成本为{[R0(1-T)]/(P×Q)}×X。与配股前相比,买壳方在配股后每年增加的收益为:
(2)买壳方溢价向壳公司注入后续资产ΔE
(3)税收优惠ΔT
假设在税收优惠中,暂不考虑买壳方弥补壳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带来的税收抵免。设非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T',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T,从借壳上市成功后的第一年起,每年优质资产带来的税前利润总额为Pt,则作为上市公司,壳公司每年获得的税收优惠就为Pt×(T'-T)。买壳方作为壳公司的控股股东所占壳公司的股份为q/Q,则买壳方每年获得税收优惠收益为:
ΔTt=Pt×(T'-T)×q/Q (6)
将ΔTt折现就得到买壳方获得的税收优惠现值:
2.期权执行价格——重组成本K
在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后,买壳方就要对壳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剥离其原来的不良资产,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改善壳公司的经营业绩,以达到配股资格从而获取预期的重组收益。若重组成本小于预期的重组收益现值,则买壳方会执行期权;反之则暂不执行期权。因而,重组成本即为该期权的执行价格。重组成本包括两方面内容:买壳方收购不良资产的净损失和低价注入优质资产的净损失。
(1)买壳方向壳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净损失K1
卖壳方卖壳的原因有很多,如管理层决策失误、经营不善、资金不足等等,这造成壳公司拥有大批不良资产。买壳方在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后,首要工作就是对壳公司进行重组,剥离其不良资产。通常做法是买壳方收购这部分资产,然后再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处置——直接出售或者待壳公司恢复盈利能力后再注入。
假设壳公司向买壳方出售不良资产的价格是M1,不良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是M2,由于买壳方为了尽快获得上市资格,一般都会溢价收购这部分不良资产,所以M1>M2。由于买壳方既是交易的一方,又是交易另一方的控股股东,因而在溢价收购壳公司不良资产的交易中,买壳方的净损失为:
(2)买壳方向壳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净损失K2
3.标的物资产价格的波动率——标准差δ
由于壳资源期权的标的物是重组收益,因而标的物资产的波动率就是预期重组收益的波动。买壳方的重组收益来源于三部分: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带来的收益增加额、买壳方溢价出售后续资产以及税收优惠收益。标的物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也是这三部分收益的组合波动率。先预测每一部分的波动率,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带来的收益增加额可以根据市场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预测得出;买壳方向壳公司溢价出售后续资产的价值波动可以根据买壳方以往资产价值的变动情况得出;通过观测壳公司历年的税收情况来预测得出税收优惠价值的波动。
4.无风险利率r
无风险利率是投资时间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选用短期国债利率来衡量实物期权中的无风险利率。
5.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T
从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到壳公司退市的时间为壳资源期权的持有时间。
B-S期权定价模型在壳公司的投资价值评估中运用的关键是买壳方要能确定买壳成本以及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重组收益。若这些参数能够获取到,则B-S期权定价模型就是评估壳资源投资价值的最佳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克菲.全流通后深圳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研究[J].特区经济,2006(3).
[2] 卢杰.壳资源价值分析[J].甘肃金融,2008(9).
[3] 高雅慧.创业板推出对我国A股市场壳资源价格影响的分析[J].中国商界,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