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1-12-29 00:00:00韦德洪贾莹丹杨柳
会计之友 2011年28期


  【摘 要】 为了探求公司财务能力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动效率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财务能力出发,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了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而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关键词】 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 现金流动效率; 审计意见类型; 显著负相关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的责任,也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准则和实务。按照该准则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要从财务、经营和其他三个方面的信息来判断。而公司的财务能力是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公司的财务能力是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依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公司财务的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检验公司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找到能够显著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的财务能力指标,为公司的投资者作出更加正确的投资决策、管理者规避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监管者加强对公司财务能力的监管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根据公司财务能力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降低审计风险。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司偿债能力
  公司偿债能力是指公司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Levitan and Knoblett(1985)发现偿债风险比较大的公司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Bao and Chen(1998)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审计意见的11个会计和市场因素进行了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Joseph, Dana and Fenwick (2000)发现流动比率越大,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持续经营怀疑审计意见。Chen,Chen and Su(2001)以1995-1997年中国股票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外资股比例等6个自变量和资产负债率等12个控制变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夏立军、杨海斌(2002)发现流动比率与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朱小军、余谦(2003)发现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更易收到非标准的审计意见。于鹏(2007)在研究国际“四大”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公司特征条件下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时,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吕伟、林昭呈(2007)以1997-200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比率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大。李平、曲岩(2010)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作为控制变量的资产负债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根据现代的委托代理理论,注册会计师一旦承接审计业务就分别与被审单位和社会公众形成了代理关系,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会导致审计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自身的风险最小化,因此,当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不强,所面对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时,审计人员偏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公司偿债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二)公司营运能力
  公司营运能力是指公司对有限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能力。Kida(1980)在研究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总资产周转率与审计意见类型具有显著相关关系。Chen,Sun and Wu(2010)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客户重要性、制度改善和审计治理之间的关系,他们将1995-2004年间的样本数据以制度变革的2001年为界限划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进行了多元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总资产周转率无论是在制度变革前还是在变革后都对审计意见类型有着显著的影响。黄云炼(2005)选取1999-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中石油化学类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意见类型为因变量,总资产周转率等10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研究了相关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总资产周转率越高的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吕先锫、王伟(2007)发现公司营运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表示营运能力的不同指标可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相同,在他们所采用的自变量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将流动资产周转率看作是公司营运能力的代表性指标,而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对公司营运能力不具代表性。根据现代委托代理理论,当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强时,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好,反之则较差。注册会计师在可实现审计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自身风险最小化,当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指标越弱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公司的营运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三)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赚取利润和持续经营的能力。Dopuch,Holthausen and Leftwich(1987)第一次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公司是否亏损与其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相关。Bell and Tabor(1991)根据审计报告中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对样本进行分类,与Dopuch,Holthausen and Leftwich (1987)的研究结果一致。Chen,Chen and Su(2001)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审计意见更改的影响因素,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Maria and Cristina(2007)研究了上期盈利状况、资产负债率等因素对公司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以往的盈利状况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KAM-WAH LAI(2009)以审计费用披露要求公布时间为条件,研究了与审计意见更改相关的影响因素,将审计意见的更改作为被解释变量,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公司当年及上年是否亏损等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当年及上年是否亏损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Gul,Sami and Zhou(2009)研究了反向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文章以1995-200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章永奎、刘峰(2002)的研究显示,公司的盈利状况影响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亏损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比盈利公司要大得多。唐跃军、左晶晶(2005)通过对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多角度研究,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江岭(2008)对可能影响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9个市场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盈利水平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刘继红(2009)对2001-2006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伍利娜、朱春艳(2010)选取2000-2008年所有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审计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对公司当年是否亏损、资产负债率等自变量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当年亏损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根据风险理论及审计风险决定模型,审计风险的产生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还借款或倒闭从而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所造成的营业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意见时,为了减轻自身的审计风险,往往会考虑到被审计单位面对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当被审计单位盈利状况较差时,公司所面临的经营失败和倒闭的风险就大幅增加,注册会计师为了减轻责任、回避风险,会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四)公司现金流动效率
  公司现金流动效率不但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公司资信、盈利水平,还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价从而影响公司价值。Levitan and knoblett(1985)以注册会计师是否为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为被解释变量,以一些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发现现金流动状况好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小。Mutchler(1985)挑选了238个生产制造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影响。Chen,Chen and Su(2001)的研究显示,在全样本条件下,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而剔除了一些特殊样本之后发现现金流动效率与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相关性。KAM-WAH LAI(2009)发现经营性现金流动比率低的公司更可能获得持续经营疑虑的审计意见。田利军(2007)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动量越大的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现金流动效率高时,说明公司的现金管理比较有效,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公司内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就会大幅下降,根据审计风险模型(AR=IR×CR×DR)和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在对这类公司出具审计意见时通常会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公司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五)公司发展能力
  公司发展能力是指公司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是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公司的发展能力越好,意味着公司长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就越好,持续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就越大。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的规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的责任,也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准则和实务。按照该准则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要从财务、经营和其他三个方面的信息来判断。而公司的财务能力是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公司的财务能力是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依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公司财务的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检验公司财务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找到能够显著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的财务能力指标,为公司的投资者作出更加正确的投资决策、管理者规避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监管者加强对公司财务能力的监管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根据公司财务能力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降低审计风险。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司偿债能力
  公司偿债能力是指公司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Levitan and Knoblett(1985)发现偿债风险比较大的公司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Bao and Chen(1998)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审计意见的11个会计和市场因素进行了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与非标U1uUMr8UvEWAFqk5CDnXlQ==准审计意见正相关。Joseph, Dana and Fenwick (2000)发现流动比率越大,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持续经营怀疑审计意见。Chen,Chen,Su(2001)以1995-1997年中国股票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外资股比例等6个自变量和资产负债率等12个控制变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夏立军、杨海斌(2002)发现流动比率与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朱小军、余谦(2003)发现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更易收到非标准的审计意见。于鹏(2007)在研究国际“四大”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公司特征条件下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时,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吕伟、林昭呈(2007)以1997-200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比率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大。李平、曲岩(2010)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作为控制变量的资产负债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根据现代的委托代理理论,注册会计师一旦承接审计业务就分别与被审单位和社会公众形成了代理关系,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会导致审计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自身的风险最小化,因此,当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不强,所面对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时,审计人员偏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公司偿债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二)公司营运能力
  公司营运能力是指公司对有限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能力。Kida(1980)在研究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总资产周转率与审计意见类型具有显著相关关系。Chen,Sun and Wu(2010)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客户重要性、制度改善和审计治理之间的关系,他们将1995-2004年间的样本数据以制度变革的2001年为界限划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进行了多元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总资产周转率无论是在制度变革前还是在变革后都对审计意见类型有着显著的影响。黄云炼(2005)选取1999-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中石油化学类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意见类型为因变量,总资产周转率等10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研究了相关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总资产周转率越高的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吕先锫、王伟(2007)发现公司营运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表示营运能力的不同指标可能会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相同,在他们所采用的自变量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将流动资产周转率看作是公司营运能力的代表性指标,而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对公司营运能力不具代表性。根据现代的委托代理理论,当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强时,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好,反之则较差。注册会计师在可实现审计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自身风险最小化,当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指标越弱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公司的营运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三)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赚取利润和持续经营的能力。Dopuch,Holthausen and Leftwich(1987)第一次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公司是否亏损对其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相关。Bell and Tabor(1991)根据审计报告中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对样本进行分类,与Dopuch,Holthausen and Leftwich (1987)的研究结果一致。Chen,Chen and Su(2001)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审计意见更改的影响因素,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Maria and Cristina(2007)研究了上期盈利状况、资产负债率等因素对公司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以往的盈利状况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KAM-WAH LAI(2009)以审计费用披露要求公布时间为条件,研究了与审计意见更改相关的影响因素,将审计意见的更改作为被解释变量,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公司当年及上年是否亏损等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当年及上年是否亏损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Gul,Sami and Zhou(2009)研究了反向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文章以1995-200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章永奎、刘峰(2002)的研究显示,公司的盈利状况影响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亏损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比盈利公司要大得多。唐跃军、左晶晶(2005)通过对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多角度研究,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江岭(2008)对可能影响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9个市场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盈利水平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刘继红(2009)对2001-2006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伍利娜、朱春艳(2010)选取2000-2008年所有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审计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对公司当年是否亏损、资产负债率等自变量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当年亏损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根据风险理论及审计风险决定模型,审计风险的产生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还借款或倒闭从而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所造成的营业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意见时,为了减轻自身的审计风险,往往会考虑到被审计单位所面对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当被审计单位盈利状况较差时,公司所面临的经营失败和倒闭的风险就大幅增加,注册会计师为了减轻责任、回避风险,会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四)公司现金流动效率
  公司现金流动效率不但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公司资信、盈利水平,还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价从而影响公司价值。Levitan and knoblett(1985)以注册会计师是否为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为被解释变量,以一些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发现现金流动状况好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小。Mutchler(1985)挑选了238个生产制造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影响。Chen,Chen and Su(2001)的研究显示,在全样本条件下,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清洁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而剔除了一些特殊样本之后发现现金流动效率与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相关性。KAM-WAH LAI(2009)发现经营性现金流动比率低的公司更可能获得持续经营疑虑的审计意见。田利军(2007)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动量越大的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现金流动效率高时,说明公司的现金管理比较有效,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公司内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就会大幅下降,根据审计风险模型(AR=IR×CR×DR)和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在对这类公司出具审计意见时通常会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公司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五)公司发展能力
  公司发展能力是指公司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是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公司的发展能力越好,意味着公司长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就越好,持续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就越大。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发展能力应该持有相应的职业谨慎,一旦对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失败,那么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因此,注册会计师面对发展能力强的公司,一般都会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反之则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降低其将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由此,本文提出假设5。
  H5:公司发展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负相关。
  三、研究样本和变量
  (一)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开始。当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股改开始大规模推行,上市公司的管理以及资本市场的功能借此得以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也有所改变,可能会对其出具审计意见类型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数据不全及数据异常的公司,共选取样本公司5 579个。样本数据分别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所有数据均已经过笔者的认真核对。本文的数据处理主要运用Excel 2003和SPASS 17.0统计软件。
  (二)研究变量
  1.因变量——审计意见类型(OP)
  本文用审计意见类型(Opinion,简写为OP)作为因变量,它是一个虚拟变量,定义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OP为1,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OP为0。
  2.其他研究变量
  从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动效率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出发,选取了6个解释变量和5个控制变量,详细见表1。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主要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结果见表2。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在0.01的水平上与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在0.01的水平上cq/SHVUPgZeEYaz1J6F0f7Yo0LNKUoKmpUGRVWN5MYI=与审计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满足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不显著。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满足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都在0.01的水平上与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在0.01的水平上与审计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本文以下部分将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些结论作进一步的检验。
  (二)多变量回归检验
  本文根据被解释变量OP、6个解释变量和5个控制变量建立的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为:
  OPit=α+β1CRit+β2DAit+β3ATit+β4ROEit+β5IOSRit+
  β6ROGit+β7LNAit+β8POPit+β9PROEit+β10PLACEit+
  β11TIMEit+ε
  本文采用了强制性进入策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并对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变量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
  从表3来看,回归方程的F检验统计量显著性很强,这说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线性关系显著,符合线性模型。从表4来看,解释变量之间共线性较弱(容忍度均接近1,膨胀因子均小于10),说明模型的效果较好。
  从表4来看,总资产周转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满足率的参数估计值都在1%的水平上与预测符号相符,这验证了假设2和假设4;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与假设3和假设5不符;而流动比率的参数估计值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但是资产负债率的参数估计值显著性不强,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强的公司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长期偿债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不显著,未能验证假设1。
  
  五、研究结论和启示
  (一)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短期偿债能力强的公司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一点可以从资本市场有效性及信号传递理论方面来解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式有效的发展阶段,相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信号能够较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加上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代理关系,这就促使注册会计师可能会更加注重公司所面对的短期偿债风险。二是营运能力越强、现金流动效率越好的公司,越不容易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表明公司的营运能力越好、现金流动效率越高,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小,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三是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本文选择本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来代表盈利能力,而短期内盈利能力的强弱给公司的经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毕竟是很有限的,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风险并没有大的变动,因此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不大;而发展能力代表的是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短期内对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不大。
  (二)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监管者和注册会计师都有一定的启示。首先,对公司管理者来说,在公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保持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一个合理比例的前提下,应更加注重公司的短期偿债风险,努力提高公司资产的营运能力,增加现金流,高效地运用公司资金,以尽可能避免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其次,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是短线投资,可能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效率以及现金流动效率对投资收益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再次,对监管者来说,在关注公司整体财务能力的同时,需要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率和现金流动效率作出更加严厉的监管;最后,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在出具审计意见之前,为了能够在尽可能避免审计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可以着重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短期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和现金流动效率以便出具更加准确的审计意见。
  
  
  【主要参考文献】
  [1] 于鹏.公司特征、国际“四大”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07(2):53-59.
  [2] 吕伟,林昭呈.关联方交易、审计意见与外部监管[J].审计研究,2007(4):59-65.
  [3] 李平,曲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0(5):97-99.
  [4] 黄云炼.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10):30-36.
  [5] 吕先锫,王伟.注册会计师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7(1):51-57.
  [6] 江岭.关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的一项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25-129.
  [7] 刘继红.国有股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09(2):32-38.
  [8] 伍利娜,朱春艳.股权分置改革的审计治理效应[J].审计研究,2010(5):73-80.
  [9] 田利军.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6):116-120.
  [10] Joseph V.Carcello,Dana R.Hermanson,and H.Fenwick Huss.Going-Concern Opinions: The Effects of Partner Compensation Plans and Client Size[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0,19: 68-76.
  [11] Charles J.P.Chen,Shimin Chen,and Xijia Su.Profitability Regulation,Earnings Management,and Modified Audit Opinions: Evidence from China[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1,20:10-28.
  [12] Shimin Chen,Sunny Y.J.Sun,Donghui Wu.Client Importance,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s,and Audit Quality in China: An Office and Individual Auditor Level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10,85:127-158.
  [14] KAM-WAH LAI.Audit Opinion and Disclosure of Audit Fe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2009,2:91-112.
  [15] Ferdinand A.Gul,Heibatollah Sami,and Haiyan Zhou.Auditor Disaffiliation Program in China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9,28: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