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浅析

2011-12-29 00:00:00张玉坤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2期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别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局限,因人施教地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下面笔者就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全面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应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各种测试手段(笔试、平日观察、心理测试等),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智能类型等做好分层教学的准备工作。例如:把地理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把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层;把各方面都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分为C层。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不能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A层学生,允许他们超进度学习,鼓励他们多接触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对占大多数的B层学生则要求循序渐进、稳步提高;而对C层学生则要求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知识,不断积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气温、降水量等气候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知识。对于C层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感性思维,很难将这些抽象的图形与实际的地理现象相结合。所以,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注重分层要求:A层学生要求达到“掌握”、“理解”,C层学生则需“学会”、“知道”,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靠拢。
  
  三、分层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生生互动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分”的环节,又要注意兼顾面向全体学生“合”的环节。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智能类型以及“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形成“生生互动”的局面。
  如:在《地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笔者布置了一道作图题——绘制校园平面图。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10个组,每个组里都有A、B、C层的学生,A层学生充当组长角色,分配工作。大致分工是这样:C层学生做测量、记录数据等工作;B层学生计算比例尺、确定方向、绘制平面草图;A层学生对平面图加以修改,总结活动经验。这次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并且工作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在活动过程中,A层的学生通过帮助B、C层的学生使自己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体把握,B层的学生进行实际攻坚,C层学生也边学习、边实际操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再也不会使其产生厌烦感,学有所得的快乐体验使他们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四、善于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点
  
  分层教学的“层”并不是固定的,B、C层的学生进步了,教师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都不要吝惜表扬。比如学生多举手了,或解决问题的想法比较新颖,要及时进行表扬,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让学生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五、采用形式多样、多层次的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与反馈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有练习、作业和考试等形式,其中练习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的课堂练习应具有层次性、多样性。表现在:
  第一,同一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如“世界降水和降水分布”内容的练习设计:
  C组:着重知道
  1.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知(赤道)附近的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西岸(多),中纬内陆降水较沿岸地区(少)。
  B组:着重理解
  1.由于赤道附近容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丰富。
  2.中纬度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富降水。
  A组:理解和应用
  1.全年降水量丰富的地方():A.北京 B.新加坡 C.吐鲁番 D.西安
  2.乌鲁木齐降水较天津少的原因。
  第二,在一堂课中,特别是在上复习课时,不同时段应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如复习“我国铁路交通”的练习设计是:
  第一层次的基础训练:在“我国铁路分布图”上找出“五纵四横”的九条铁路线。目的是为了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
  第二层次的变式练习:重叠“我国旅游线图”,以旅游线为基础问铁路线的名称和交通枢纽。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层次的综合练习:从交通(水、陆、空)方面分析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发展工业的优势。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