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希望所钟爱的地理课堂能够以沐浴春风般的感觉展示给学生。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笔者认真研究新课标,感悟新课程理念,通过一节节的课堂实践,终于使地理课堂有了沐浴春风般的感觉。笔者认为沐浴春风般感觉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教师“巧”用语言,“巧”妙联系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巧”呢?
一、巧妙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将学生带入情境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像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地吸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大气的运动”这节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想象着大家在寒冷的冬季坐在温暖的教室里,窗外吹着寒冷的风这一场景。教师问:“这时有人推门而入,门口的同学会有什么感受?”学生们马上抢着回答:“好冷的风啊!”“这是为什么呢?”老师接着问。于是我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巧用古诗文
在课堂上,结合古诗文中优美的诗句讲解地理教学内容,会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昆明“准静止锋”时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这些诗句犹如“味精”一般使课堂增添了一番风味。
三、巧插故事
在课堂中可以用故事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大气的热力环流”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的故事,让学生帮助诸葛亮分析到底是不是“天助司马懿”。另外,讲“气候”一节时,可讲“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引用故事能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四、巧用歌曲
在课堂上适时引入歌曲,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第二节“长江”时,笔者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并用幻灯片放歌词。一段唱下来,有的学生已能跟着教师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这一节的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良好的气氛。这一授课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中,也增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又如讲“季风”时笔者引入《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时可提问:黄土高原上是否有东南风和西北风?分别盛行在哪个季节?这些风向是怎么形成的?用这样的形式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巧作漫画
漫画是一种有强烈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适当地用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如讲“人口”一节时,笔者选用《救救我吧》这幅漫画。画面上,其中一人叫:“挤死我了!”另一个人垂头丧气道:“我好饿!”笔者根据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关注人口的发展,不控制人口的增加,不远的将来,许多人将无立足之地,许多人将忍饥挨饿,从而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将漫画这种手法用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六、巧用视频资料
在课堂上使用视频资料,能直观地演示一些地理原理、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如讲“大气的热力环流”时,讲原理之前,笔者先播放了“篝火”视频,让学生观察火灰飘落的路径,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原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如讲“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播放flash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这样就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活力、有生机。
总而言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上,才能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教学有“沐浴春风”般的效果,教和学就能成为一种享受,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