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1-12-29 00:00:00王能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7期


  一、敢于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提高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我们应把政治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什么是有效的参与呢?我认为有效的参与是教师上课时能真正调动每位学生的脑、口、眼、手、情感等的真实参与,从而达到师生、生生交流合作的和谐共振。而有的教师上课太“霸道”,讲课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上课到下课,自始至终都在讲。我听过一堂课,一直是教师“包场”,好不容易到最后十分钟出了几个习题,本以为该让学生讲讲练练了,可这位教师还是一讲到底、包办到底,一点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更累。你想,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学生能喜欢吗?
  二、巧妙设疑——把握教师的主导性
  当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下降。在打造优质高效政治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例如,我曾经执教过一堂市级公开课,课题是《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堂课的内容很抽象,于是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多花了些心思。导入新课时,我用了一段化蛹为蝶的视频,伴随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直观感悟了蝶变的过程,这时我抛出了三个探究小问题:蝶对蛹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吗?蝶对蛹实现了质的飞跃,生命的升华,这体现了什么道理?蝶从蛹的母体中孕育而来,继承了它的部分基因,这又体现了什么道理?这样,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和探究,他们讨论得很积极、很投入,课堂效果颇好。
  三、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深刻说明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就高,就能把学习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来享受,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变换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一课时,我尝试采取辩论赛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前,我设计了两个辩题:正方:金钱是财富的象征,我们应把赚钱作为人生追求;反方:金钱是万恶之源,我们不应把赚钱作为我们的人生追求。课堂上,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辩题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效果非常好,学生在争论中与教师的引导下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只要精心准备、积极探索,政治课就可ZVlOoavAAgMlcStnRebEDg==以上得非常精彩。
  四、总结升华——强化有效课堂的点睛之笔
  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了每堂课都给学生做一个小结,学生也习惯了由教师来做总结,但我觉得这样的总结索然无味,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好的课堂总结应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堂课的总结部分,对应新课导入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蛹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舞?’蝴蝶说:‘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蝴蝶回答道:‘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悟?”当我把《破蛹化蝶》的小诗呈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想此时无声胜有声。过了一会儿,我富有感情地朗诵了一段教师寄语:“假如你甘愿做一只蛹,懦弱的蜷缩在阴暗的角落暗自神伤,那样即使有人为你打开一扇天窗,你也终日不见阳光;假如抬起你那低垂的头,勇敢地破茧而出,你将会变成那只美丽的蝴蝶;假如你现在还没有破茧换蝶的力量,至少应有破茧换蝶的勇气。假如你仍没有破茧换蝶的勇气,至少应有破茧换蝶的姿态!同学们,抛开心灵的桎梏,想一想生命中那只翩然而来的蝴蝶吧。要么沉沦,作茧自缚;要么爆发,破茧而出。同学们,让我们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铸就人生的辉煌!”教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样的结尾升华了主题,耐人寻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