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性,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等都应该是在其主观意识支配下所达到的自主行动。但是,按照经验来说,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大都较短,所以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独特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达到增强其学习兴趣的效果。
一、重视学习过程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个相似的教学弊端,那就是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结果。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质疑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学习过程就相当于在潜移默化中教授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学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授《发展先进文化》之前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各自特有的优势在哪里?什么算是腐朽和落后的文化要素?应该怎样判断纷繁的文化中所蕴含的先进和腐朽的内容?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作为未来的传承者,应该如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一定程度的分析比较,分析的过程会让学生的头脑产生新的认知。这种做法对于直白空泛的讲授来得更深刻、更有效率。
二、让兴趣逐渐产生于趣味中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一门课程没有趣味性,那么他们就很难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兴趣的培养方面缺乏力度,也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的区域。为此教师可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形象的画面和教师生动的讲解,利用视听的优势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就是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不同材料加以一定的评价和讨论。
三、思想政治教学不能脱离实践
搞好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的目的是将课堂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加强实践的环节,要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锻炼自己。如在教学“发展农业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这一内容时,我结合“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政策的落实这一热点,指出此举推动了农民增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为提高,使城市的“民工潮”变为“民工荒”,农民放弃外出打工,纷纷返乡务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所教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对此热点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听得很认真,学习热情很高。这样,他们在满足自身兴趣需求的同时,自觉提出了一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如此一来,社会实践活动不光成为锻炼中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利器,也激发出他们自己对于解决问题和学业需求的感悟。
四、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须掌握的技巧
首先,巧妙设计新课的引入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状态,激发学生兴趣。引入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展示漫画、讲故事、进行小品表演等。其次,教材的运用要发挥到极致。课程改革着重强调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空间思维的能力。另外,可策划与课程题目有一定关联的特色活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因为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长处,也有不同的兴趣点,教师应该在掌握了不同学生的特点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关音乐、舞蹈形体、体育等形式的环节。例如,在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认识他人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写下对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评价,并用随机的方式抽出评价结果来展示,这样就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令学生切身感受到评价的意义。这样一些技巧的设计和运用都是课堂上应该有的成分,是有助于增加教学深度和创意性的。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课堂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培养新一代有思想人才的基础条件。对于思想政治这样一门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学科来说,从基础抓起是必要的,只有培养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思想政治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并结出累累硕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