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真诚、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
1.真诚地关心学生
苏霍姆林斯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在教学中,我真诚地去帮助、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课后,我还鼓励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体谅父母的辛苦,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正是这种情感教育,使我的收获远远超出我的付出,学生很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2.微笑面对学生
微笑是教室里灿烂的阳光,笑脸是课堂上永不凋谢的花朵。老师的微笑能调节课堂情绪,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力。老师只有天天面带微笑地去上课,做一名快乐的教育者,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听得快乐。
3.民主平等地教学
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思想品德课教育,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所学内容。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把学生看成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在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成才、可以造就的。总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二、重视教学设计,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1.导入新课要精彩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前奏悠扬、动听,就很容易吸引听众。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通过漫画欣赏、设疑、俗语、名言词句、游戏、小品表演、时事热点、播放音乐视频、讲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思想品德课更贴近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的源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它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仅限于书本学习,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社会上新发生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两会的召开”、“日本9.0级地震”、“‘十二五’新规划”、“温总理斥染色馒头”等热点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教材中没有而又能为教学所用的时政热点搬入课堂,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各方面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并关注事态发展,预测事件结果,这样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思维过程中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
3.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作为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辩论赛、小知识竞赛、法制小课堂、小品表演、模拟法庭、讲故事、演讲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这样的合作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探索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自由地交流,获得了全身心的体验,也进一步加强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
作为教学一线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认真钻研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