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在课堂互动中促进有效学习的探究

2011-12-29 00:00:00吴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7期


  在初中思品课课时少、内容多、综合能力要求高以及学生兴趣不高、应试教育弊端明显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索课堂互动中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通过教学一线的工作实践和调查,发现当前课堂互动中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师生角色定位错误;教学组织缺乏科学性;评价单一,缺乏趣味性。对课堂互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得到一些启示,下面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有效学习的基础是有效活动
  1.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有效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如我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种“协进”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前置学习,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生生互动解疑,探索求知的方法;教师引领提升,检测求知的效果;课堂学生总结,保持求知的热情;课后反思,促进求知的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是什么”,探究了“为什么”,而且学会了“怎么办”。
  2.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有效学习的持久动力。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结合思品课程特点,开展了如小小辩论会、案例分析、我型我秀、情景剧表演、时政直播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师生、生生真正互动起来,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这种兴趣变成情趣时,学生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甚至会变成一生的学习习惯。
  3.构建科学方案,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巨大潜能。
  如教师在设计学习互动活动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对重难点的落实进行精心安排设计,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有一定探究意义的问题和任务,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要组建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应做到以下几点:(1)精选教学任务。要选取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调整小组成员结构。要认真分析任务难度,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方式的差异调整小组成员的结构,以使每个成员都能达到最佳的互动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3)训练学生合作的技能。
  二、有效学习的关键是有效思维
  1.生本互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与习惯。
  思品课属于人文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自我消化,让他们尝试着与书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疑惑、读出自己的顿悟。
  学科思维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思品课要求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等,而这些习惯的养成渗透在听课、记忆、考试等各个环节中。有效的生本互动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2.师生互动,留足思维的时间与空间。
  笔者认为,有效学习需要教育者为求知者提供足够的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让他们自主探究生成和提炼新的观点,使学生不仅有认知的收获,更有生命的感悟。
  3.生生互动,加大学生思维的强度与密度。
  新课程要求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舞台,生生互动学习效果更佳。在生生互动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社会情境和阶梯式问题,设置互动的成就展示、建立互动的评价机制等,使互动活动有效进行,加大学生思维的强度与密度。
  三、有效学习的保障是有效评价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合理公正的评价是互动学习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新课程倡导多元主体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诊断、激励、导向的功能。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思品课的评价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各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使思品课深入人心,让其在学生的生命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思品课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评价。评价方法应不限于传统的考试,可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如观察学生在本学科中的学习态度、情感、日常行为表现,对本学科的理论动态和生活实际的关注程度;也可采用成果展示的方法,学生参与本学科实践活动,包括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制作课件等;还可以通过书面检测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我校对小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制定了小组评分细则,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总结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效果比较显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