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有力而巧妙的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用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做到“对症下药”
地理教学主要是讲解地理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我们所说的“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是指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文本、图片、音频、动画等内容,要与地理教学的内容契合,教师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迷失方向。
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利用其本身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够加大信息的收集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要建立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之上。如果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些错误的信息,或者是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那加大的就不是学生的信息接收量,而是学生的负担。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地壳的变化”一节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上课一开始,屏幕上便出现雄伟的泰山景观图,之后先放了长达20分钟的五大名岳欣赏资料片,然后朗诵了几首诗、展示了多幅图片,把学生搞得个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结果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还来不及品味就匆匆下课了,如此这般,学生怎么会有收获?
二、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力避“喧宾夺主”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插入一曲优美的音乐,配上一段悦目的动画或录像,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松弛有度,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将信息技术介入地理教学课堂,并不意味着地理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材料课”,地理课的主体地位没变,地理课的主要任务也没变。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和频率必须适度。
有些教师在地理课中,大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形式,甚至依赖于信息技术,不仅仅给人一种狂轰滥炸的感觉,还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程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将信息、材料下载,更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去繁存精,与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可以选择图片加强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可以选择音乐丰富学生的听觉刺激,但这一切都不应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三、抓准适宜的课堂教学时机,做到“恰到好处”
一堂地理教学课中,通常有导入、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教学的整合中,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是否适合、是否适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看教师能否抓准时机“适时出击”。从教学心理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抓住三个时机“出手”:
第一个时机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新课导入阶段。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在开始上新课时,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第二个时机是遇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节骨眼时。这样的节骨眼首先是指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熟悉阅读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可能是某种他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也可能是某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这个时候,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了。如在“地球上的水循环”一节课中,运用多媒体将“水循环就是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四大圈层中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过程”这段文字,演绎成“譬如我们在喝一杯水时,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想象:这杯水中的水质点,曾有一个时候在阿尔卑斯山山峰的朝霞里放着光,后来它就奔入山中的小溪,以后它又颠簸在黑海的波浪上,闪耀在莫斯科上空的彩虹里,它或许会被带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上,或者被带到西伯利亚,被那里的松树根贪婪地吸进树身”的动画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领悟课本原话的含义。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花费时间不多,但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
第三个时机是课堂结束时的学习强化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已接近疲惫,这个时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一来可以调节学生的神经,二来也可强化巩固学习成果。尤其是新课程要求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这既要靠学生自己课外加强阅读,也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指导。当课堂临近结束时,教师推荐几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可强化刺激,唤起学生已有的表象与感受,并进一步拓展、延伸类似表象,加深类似感受,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探究的高潮。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学习,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工具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容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可以让我们的地理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