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沦为空洞的说教,或者有时为了搞清某个概念而人为地创设各种情境,舍近求远,教学效果并不好。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学生只有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有了清晰而明确的印象,积累成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才能发掘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提供线索和依据,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这样才完成了思维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知识从弄懂到会用的过程。因此,把生活中的事例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克服政治教学中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弊端,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推进政治教学生活化,促进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首先需要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学生学习“引路人”的角色,以学生学习“引领者”的身份自居,这就人为地形成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质疑,并在表达自己意愿的同时,倾听其他同学或教师的见解,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课堂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用生活事例引领学生学习
政治学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让这些知识回到生活中去,力求把生活事例贯穿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冬天穿的衣服到了夏天卖就便宜一些?大棚里长的蔬菜为什么会比露天生长的蔬菜价格高?引导学生分析供求关系、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在讲解“整体与部分关系”时,可以从学生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入手,让学生思考班级对自己的影响和每个人对班级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三、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普及,为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解国际关系时,我利用投影仪播放了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进行空袭的一段录像以及各国在这一事件上的不同反映和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各国外交活动背后的共同本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公民意识。在讲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一段汉字的演进史、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介绍和《高山流水》、《梁祝》等古典名曲,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熏陶。在讲解税收的知识时,恰好我了解到班里有一位学生家长在税务部门工作,我就邀请这位家长到学校来,请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给学生讲讲生活中税收的有关知识,学生的反响非常强烈,教学效果很好。这样既避免了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又能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从而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
四、在作业练习中应体现生活化
由于受课时限制,加上政治学科容量大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课后的生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根据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例如:在讲“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我就要求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村组)去了解一下居民(村民)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邮递交给上级政府部门。在讲消费结构时,我要求学生列出各自家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和各项支出,计算出自己家的恩格尔系数,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体会到父母支撑家庭的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我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而且也密切了师生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交流,构建起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共同推进政治课堂的生活化,使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融入生活,为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