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彩的语言积累多了,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日后终生受益。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如何才能切实落实这个指标?巧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特有的优势,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发挥网络视听优势,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所指的方向,就是成功的彼岸”。没有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生命中灵动的火苗便会暗淡许多。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学生的兴趣尤为关键,学生一旦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白发汲取知识养料的需求。如:在阅读《小蜡笔头》、《鸭子骑车记》、《爱心树》、《石头汤》、《壁树里的冒险》、《今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等课外书时,网络独特的视听形象将文字与画而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声情并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需求。网络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强健了儿童的骨骼,也丰满了他们的血肉;既为他们打造了坚固的船体,也为他们扬起了漂亮的风帆。在网上阅读,孩子们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开心,这比单纯的文字阅读不知要鲜活多少倍!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网络媒体优于纸质媒体的最大特点首先是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结合网络超强信息容量的优势,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一)结合网络,依托课本,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课本所选择的文章,只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方池塘的话,那么课堂之外就是汪洋大海。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着以课本为依托,发挥网络优势,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1.根据文体,选读同类型文章。当我们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选读同类体裁的读物,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后,推荐学生上网搜索阅读《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拔苗助长》、《白相矛盾》,可推荐学生上网阅读《寓言故事》。
2.根据作者,阅读系列作品。我们在课内教学了某一作者的文章后,可利用网络,搜索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引导学生上网搜索阅读《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儿童文学作品;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网上搜索课外阅读《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3.根据内容,阅读相关的文章。(1)根据课文内容到网上搜索查找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如教学《詹天佑》之前,布置学生查阅清朝末年的社会背景、詹天佑生平、京张铁路等有关资料。(2)课文是节选的,就可以上网查找、阅读原著。如学习了《少年闰土》后,上网搜索阅读鲁迅的《故乡》。(3)课文是历史白话故事的,可以上网查找阅读故事的文言文。如学生学习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以上网阅读《三国演义》。
(二)结合网络,整合归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庞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令人无从下手。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外读物进行归类阅读。
1.根据同一季节或同一事物寻找同类作品。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物里,很多都是描写同一季节或同一事物的文章,学生可以上网搜索描写同一季节或同一事物的相关读物进行阅读,这种系列性的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开扩了学生视野。如:在课外积累古诗《春夜喜雨》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相关描写春雨的古诗或相关的文章(如果量多的话可以先下载收藏起来,慢慢阅读),并进行适当的比读,从而提升课外阅读的能力。
2.根据作者归类阅读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作者的喜好,搜索其相关作品进行系列性的阅读。如:阅读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这首诗时,有些学,丰很喜欢她的作品,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她的背景,并寻找她的相关作品进行课外阅读。
3.根据内容主旨归类阅读作品。每一学期,教师可以给学生几个课外读物内容主旨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同进行网上阅读,如“爱心”、“感恩”、“自强”等。关键词的确定,低段应以积极乐观为主;到高段时,可以稍微涉及消极方面的,如“感伤”、“孤独”等(消极的关键词确定在数量上不能太多,一般每一学期穿插1个左右),每一个学期课外阅读关键词的确定,低段一般在2-3个,中、高段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课外阅读水平适当增加。
4.根据题材阅读类似作品。文章的题利有很多,如古诗、文言文、寓言、童话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协助其选择适合其实际年龄的课外读物。如:低段的可以以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为主,而中、高段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进行阅读,如一些中外名著,还可以选读一些文言文等。
一言以蔽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为课外阅读打开了另一扇窗,透过这个窗口,学生们将会看到无限的光景,收获无穷的希望。
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
网络的互动性使课外阅读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解答质疑是必不可少的了。孩子只要在“阅读论坛”上贴上“问题帖”、“投票帖”,写出自己的问题,全校老师和同学(甚至更多)都可以看到,会的浏览者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后的答案大家能够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解答有持续性,不同的观者可以给予不同角度的解答,所有的问题,总在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中。而那些大家都不会的问题或是解答错的问题,教师、父母,网络上的朋友,随时可以跟帖回答,及时予以指导。
让我们发挥网络视听形象、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内容,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