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探讨

2011-12-29 00:00:00陈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2期


  地理学是研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关门”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地理学及地理教学的客观要求是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为21世纪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发展为地理教学创造新模式提供了实施的条件。
  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多媒体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让现代技术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服务呢?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它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传统教学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这些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陆地地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影视功能展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地表形态;讲述各大洲时可播放一些不同的风情并配上音乐,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地理,这不仅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学习,还调节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分析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及火山成因时,可演示一幅关于火山喷发全过程的Flash动画,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拓宽学生思路。
  
  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点
  
  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多、范围广,很多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大家看不到的、无法想象的,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就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由静到动,使学生感知大量无法观察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地球的运动》这一章,不可能人人都到卫星上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更不可能远离太阳系去了解地球的公转。过去只能由教师结合课本插图抽象地讲解,中学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采用传统方式,即使上课时有地图和地球仪加手电,连续讲解兼指导学生自学,用了四节课的时间还有学生不懂。如果使用多媒体模拟地球的运动过程,就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生动地展示地球的运动过程,将文字信息在简便操作中转化为图像信息,变抽象思维为直观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耳目为之一新,重难点也容易接受消化,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外,还要在课堂完成大量的板书、板图,这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图文结合地讲解一些图形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来描述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理解。而如果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则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又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果,减轻了学生负担。
  
  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是优化地理教学的必要条件,它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21世纪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还应该谨慎。
  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多媒体的使用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协助完成教学目标,而非重点、难点部分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根据需要选择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岩浆喷发、板块漂移、洋流等可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宏观为微观,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意不能忽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不能因多媒体的存在而放弃课堂。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源,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师处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作用,就成为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信息提供者转变成了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者,也就是由讲解员变成了导航员,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搜集学习信息,从而将演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向讨论式、推导式的教学过程。这方面我采取在学生视听之前或之后,教师或提出问题,激励探索;或开启思路,提示方法;或强化要点引起注意等,使措施得以落实。如:在“美国”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前利用网络去搜集有关美国的各种资料,在上课的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教师再从中进行引导、总结、归纳,从而起到良好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