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点亮化学课堂

2011-12-29 00:00:00李春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2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早已跨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现代教学手段已经进入到了课堂,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集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取众家之长,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技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化学教学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显得异彩纷呈。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中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再加上知识的繁琐、乏味,这样,就导致个别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成绩下降。而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听感受。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激发了学习的需要,他们会积极地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以一段新闻事件——假金之宝,用多媒体展示骗子骗人的方法——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行骗。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索,有的同学还提出问题:黄金与铜锌合金在外形及性质上有何区别?如何去鉴别真伪呢?这样,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就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课程内容就这样被轻松地展现了。总之,利用多媒体导人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既精彩又引人入胜。
  
  直观形象,降低难度
  
  化学研究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许多知识都是十分抽象的。由于九年级学生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仅由语言和文字进行的讲解。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可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降低难度,从而使教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分子原子教学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世界,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是十分困难的。教材中是以教学实验goucs9ES/RWXgCsZn465qQ==和文字叙述来表达的,这样的讲解只是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模糊的印象,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此我参照教材,将分子运动设计成Flash形式进行讲解,通过氨分子从氨水中向外运动,氨分子在空间运动,最后到达滴有酚酞试剂的水中,使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整个过程分步的设计,将氨分子的运动构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子的运动过程,能准确理解分子运动的本质。
  这样设计,使学生很容易在大脑中建立起微观世界,增强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模式,避免了教师单纯讲解的乏味,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将看似简单而又难以理解的教学重难点很容易地突破了。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破重难点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形式多样,提高能力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强化感知,能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感受与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
  例如,《水的净化》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水的净化方法,拓展视野,我截取了两段视频:一是自来水厂对水资源的净化过程,二是“鲁滨逊漂流记”中利用雨水制取饮用水的过程。学生被视频中的声、图、乐所吸引。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我提出下列思考问题:1.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都有哪些方法?2.这些方法中净化的程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怎样的?3哪个净化方法涉及了化学变化?通过直观画面的观察,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综合提取视频中有用信息并对其加工处理,利用多媒体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智能,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主动探究能力。
  总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化学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丰富了化学教育,使之开出了更绚烂的花